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曹金东:书法艺术中的黑白美

煤炭资讯网 2010-9-27 8:50:56散文荟萃

  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以白色的宣纸和黑色墨作为材料,在创作中有些人多注意笔法与结构,此为以“黑统帅白”。 而高明的书家却眼不看笔,聚中注意力放在空白处,因为手已很熟悉的运用笔了,往往注意空白留得疏、密,大、小,长、短,使作品具有强烈而复杂,却又气脉贯通的黑白对比之美感,这叫以“白统帅黑” 构成传统书法艺朮的黑白美。

  人们欣赏黑字,也同时欣赏空白。这空白向人们展现出一种神秘奧妙的美的意境,其意味是深长的,在白色的宣纸上用笔蘸着墨写着,随着运笔的徐疾轻重、停驻时间的长短,宣纸的渗化,可使墨色产生浓淡、枯湿,使得一幅字中显出丰富多彩的墨韵。而构成和强化书法艺术节奏和韵律美。故也称之为“墨韵” 即黑的韵侓。含义已超脱了黑色的色彩本位,白纸,黑字的相互映衬所形成了鲜明对比,才使我们视觉产生了“黑白” 美的感觉来。 中华民族对黒白这两种色彩的偏爱和敏感,恐怕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比不上。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运用这两种色彩,并把这里白划为原色。

  我们的祖先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崇尚黑白色彩,其审美心理根源何在?只要看看我们民族气质、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等。不难理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在色彩的世界里崇尚黒白。 大凡书家,都必须借助于白纸、黑字,这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把蕴藏在内心的世界的精神意识表达出来。黑白这两种纯色材料,经书家手笔就能组成艺术品。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生来的黑眼晴、白眼球,他们发明创造了太极图、围棋、也选择又黑白二色,。在自然界:熊猫、喜鹊、斑马,特别是丹顶鹤,黒项黑尾的身子,二色相间,再加上头顶一点红冠犹如红印章,恰似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书法这一黑白色彩,难道古人不正是以上的东西得到启迪。古人不仅发现和运用黑白美而创造出黑色的黑和雪白色的宣纸,并使二者由此产生了不解之缘。

  还有黑白的巧妙对应,没有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没有书法艺术。 黑白的基本概念,黑白的观念由来已久。据《说文解字》解释:黑:火所熏之色也;白:西方色也。这是黑与白较早的概念。 东方人对黑白的认识来自赖于生存的地球所造成的白天与晚间交替运用的表现形式,这个白天与晚间交替运用的形弍。我们东方人谓之日:天。即自然是以白天与黑天对立统一的。周而复始而显现的。道家认为:道即是天,天即是道。人类在亿万年长期与天的相处亲和中,在不断的对天的认识与体情过程中,逐歩在先古人们心中建立起来对天的意识。这种天的意识即以白天为白的意识和以黒天为黑的意识。这种黑白的意识是我们东方人崇尚“天人合一” 的最主要的哲学意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原始及后来农业社会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方式。 一幅书法作品,它的艺术效果就表现在是“黑和白” 两种具有强烈反差颜色对于人们的视觉冲击效果。 黑白是书法艺术欣赏及其创作中一个重要问题,能否很好地对待认知和处理黑白,不但是检验一个书家是否很好领悟和掌握书法特征进行有效地创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检测一个欣赏者是否理解创作意图,审美追求表现方式并从中产生美感的重要结果。 书法中,每一种美一旦离开作品的黑白,便不复存在,无从淡起。

  正确认知,深刻理解,努力探索黑白美,不但有益于书法欣赏和书法批评,而且更有益于书法的创新。 在黑与白的世界里,学书者能得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生活充实,自由自在。 基于上述文化现象。发现其中部分奧妙,即以黑白形式为主的书法,其文化深层内涵却是有一个黑白对立统一的哲学精神内涵,这个黑白的哲学精神內核也就是书法,中国书法生命之源,因此书法也受这个生命之源所控制。

  将自已特有的情怀和意神意趣,寄寓在黑白的书法作品中,以求得一个单纯、完整、简约、精微、博大的美的艺术世界。历来书家莫不运用黑白美这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人们心中散发起那样巨大的精神作用,恐怕在于这黑白本身具有的趣味和神秘感。以黑白为主的组成的书法,其文化深层内涵却是有一个黒白对立统一的哲学精神禸涵,这个黒白的哲学精神内核也就是书法。我想,造成我们对那种东方式的恬静、渗透到我们东方人内心深处的,那种理智的冷静和庄严,以及那笼罩在我们东方人心中的,那种幽深洁浄的思想境界,说是由中国崇尚的黑白美造成的!这种说法,不知可恰当,也不算为过吧。


作者:曹金东 编 辑:刘勋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