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军:浅谈新时期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 |||
煤炭资讯网 | 2010-8-11 21:01:54论文、言论 | ||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隐含的许多机制性、体制性新矛盾不断显现,加之职工群众对企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不断增加,这些都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信访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企业信访工作现状与特点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公司电力中心是集发供电于一体的二级单位,主要承担着为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单位)提供电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和居民生活用电的任务。自中心成立来,我们十分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始终把稳定工作与安全发供电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因此,信访稳定总体形势良好,信访总量连年大幅下降,初步建立了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中心信访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陈旧性”。多数信访问题是涉及经济、行政、法律等多方面因素的历史积案,如企业破产导致的职工失业、群众生活困难等问题。二是“非属性”。部分信访问题不是中心职权范围内所能解决的,而是按属地管理原则由中心协助解决,如有些因人户分离、人事分离造成的信访问题。三是“集中性”。目前信访问题比较集中体现在住房问题和福利待遇改革力度过大等方面。四是“违规性”。部分上访者对国家政策、法规不了解,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考虑问题过于片面,把“闹”作为谋取私利的主要手段。
二、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之所以会存在许多影响企业稳定发展的问题,与企业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密切相关。具体分析,还有以下具体原因:
1、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成为职工群众上访的重要诱因。主要是遗留的各种历史问题因缺乏政策支持而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例如企业分流买断、破产政策导致部分职工失业造成生活困难,从而使信访渠道成为弱势群体维权的首要选择。
2、部分职工观念陈旧,等靠思想和平均思想成为职工群众上访的重要诱因。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是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举措。但部分职工在旧体制下养成的惯性思想、惰性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还较为严重,对新的改革措施心理上不适应,甚至有抵制情绪,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不是积极想办法、想点子,而是找单位领导摆困难、讲条件,企图搞特殊化,单位不予解决,就直接找上级部门“告御状”。
3、部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飘浮是职工群众上访的重要诱因。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对信访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在处理群众利益问题时方法简单、态度生硬,与群众形成对立或对抗;或对群众上访采取推、拖、躲的办法,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4、当前信访体制的欠缺和不足是职工群众上访的重要诱因。一是信访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部分车间存在着信访渠道不够畅通的现象。比如,信访专兼职人员变换频繁,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信息反馈不及时,政治嗅觉不敏感等等,往往上访人集结上访后才仓促应对,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二是谁主管谁负责与属地管理原则需进一步细化、完善,要正确、科学、合理鉴定责任和制定考核办法。三是没有及时将《信访条例》和《治安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信访实际具体化,对违法上访、缠访、闹访惩处乏力,导致闹访、缠访者气焰越来越嚣张,客观上为跃跃欲试的闹访人、缠访人壮了胆。
三、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结合企业多年来成功化解的信访案件,笔者认为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具体从以下“六法”上下功夫,便能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把企业发展好、把改革成果维护好。
方法一:“预警抓早”法,把矛盾化解在信访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比化解更重要,化解比打击更重要。2009年6月,得知矿业公司物业将实施改革且力度为历年之最,我们立即意识到此次物业改革将会成为职工群众热议和上访的焦点问题,便迅速指派专人到公司行政管理处与物业中心了解学习改革政策,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有关人员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研究完善了职工突发性上访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和上下信息反馈制度,并要求在物业改革范围之内的党员干部不但要全力执行物业改革方案,而且要积极配合物业部门宣传解释即将出台的收费改革政策,劝导大家顺应改革趋势,珍惜澄合矿区这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从而让职工对改革方案有个平稳的接受过程;同时,对所有家住县城附近的职工及其父母住址进行了摸底登记。经过积极宣传和周密部署,在2010年4月27、28日因物业改革等原因引发部分退休职工及家属群体上访事件中,电力中心仅有一人因上访劝解未果,上访人员人数之少为公司所属各单位人数之最。
可见要有效解决涉访问题,就必须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就必须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信访干部和建立一些反应灵敏、处置及时的预防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矛盾化解在上访行为之前。
方法二:“解困抓帮”法,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信访行为
无论任何企业,只要有困难人员的存在,必将会有矛盾的产生,就会有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因此,要为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和稳定创造条件,就必须加大对弱势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力度,就必须使他们心存感恩而自发的支持企业改革,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从而在根源上预防和化解信访行为。
电力中心在多年的风雨磨练中走进了辉煌,但是由于企业破产等历史原因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更新,依然存在着待岗职工、年迈多病的退休职工、工病亡遗属等弱势群体,并在企业中还占有相当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始终要把关心和解决弱势群体生活摆在企业重要议事日程上;其次,根据困难职工人数和困难程度的不同,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形成运转自如的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要与弱势群体交为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得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才能听到个人工作中的得失,才能为我们正确制订政策、完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三:“治本抓源”法,拉长信访产品链条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信访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来回答和解决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信访部门要不断延伸服务功能,拉长信访产品链条,要坚持依靠走信访与法律服务相结合的路子,才能使职工群众从根本上改变产生缠访、闹访案件的土壤。
2007 年,中心退休职工张某以企业对其参加工作时间认定有误而造成自己养老金标准降低为由,多次要求中心给个说法。中心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认为张某将1950年1月至1953年年底在私营企业工作时间做为连续工龄的要求不符合政策规定。但张某认为信访部门有意为难自己,从而不断缠访、闹访。在百般解释无效后,信访部门与县劳动仲裁协商,希望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县仲裁委负责同志在掌握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和当事人的信访心理后,通过摆事实、讲法律,指出“信访不信法”是错误的,终于使张某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随即张某的缠访行为也宣告停止。
可见,延伸信访服务功能,拉长信访产品链条,坚持走信访与法律服务相结合的路子,不但可以分流信访、减轻信访部门工作压力,而且还可以培植缠访、闹访者法制意识,提高其法律素质。
方法四:“调查抓证”法,还原真相使当事人无刺可挑
在长期的接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信访人陈述的信访问题,有部分是事实,但也有部分是主观捏造的事实以及想象、演绎的事实。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信访工作,就必须坚持深入职工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对涉访案件的意见和建议,竭力还原涉访案件的真相,使部分怂恿上访、动机不良的偷机分子无刺可挑。
今年六月,部分职工因车间内部分配方案进行越级上访,为中心在公司(局)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上访案件发生后,中心立即组织劳资、财务、监察部门对分配方案进行审查,同时组织信访、工会、纪委等部门深入职工进行调查取证,并多次召开班组长、职工代表、中层干部座谈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经调查取证后,中心认定车间管理人员不存在私分钱财之说,但存在改革力度过大,严重触及个别业务能力不强同志的利益。在大量事实面前,怂恿者被迫承认了自身错误,而被蒙蔽真相的同志也为自己冒然上访而懊悔不已。随后,车间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新的分配方案,从而有效缓解了职工因改革步伐过大问题而产生的情绪波动。
方法五:“回访抓稳”法,延展信访救助至消案后
新形势下,信访干部还应改变以往上访案件消案即止的处理方式,着眼于社会关系的修复和纠纷的彻底解决,实行对疑难、不稳定案件定期回访的制度,努力把信访的救助力延展到涉访案件结束以后,延展到职工群众的枝节生活之中。
坚持把信访救助延展到消案后,不但能准确掌握当事人近期思想倾向,而且还能体现让当事人体验到信访部门兼顾世理的人性化工作方式,从而让当事人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有一个平稳的接受过程。
方法六:“按规抓惩”法,对无理缠访闹访的人进行依法处理
涉访案件之所以屡禁不止,除其他原因外,对无理缠访、闹访者无原则的宽容,打击惩治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往往使无理缠访、闹访者越访越多,越访越凶,越访胃口越大。一些老信访户甚至成为新信访户的“楷模”。“规范抓惩法”就是对一部分无理缠访闹访的人依法进行处理,这既是对全社会守法守信人员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正义的伸张。
因此,各级组织应及时将《信访条例》和《治安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结合信访实际具体化,对信访活动中出现的违规、无序、过激行为,要依照《信访条例》中的规定进行劝阻、批评和法制教育,对信访活动中出现的缠访、闹访要按照《治安处罚条例》进行严肃处理。
陕西陕煤澄合电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