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康:调控房租呼唤公益性中介机构 | |||
煤炭资讯网 | 2010-7-15 17:26:44一事一议 | ||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对146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1%的人表示身边有租房的年轻人,其中41.4%的人说“非常多”。67.2%的人感觉目前城市中存在租房难问题。调查还显示,75.0%的人认为许多城市房租大涨,年轻人难以承受;63.2%的人认为,就是房产中介抬高了租金。(据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房价有所回落,房租却在不断提高,尽管调查结果存在季节性因素,不能完全反映全年整体状况,但不容回避的是,房租上涨的脚步几乎从未停止过。近日,住建部下属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租上涨原因调查结果也表明,每月环比上涨幅度不到2%。但不要小觑每月小不溜丢的涨幅2%,对于那些买不起房的承租人来说,无异于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且这座山以每月2%的涨幅迭加分量,让他们生活多了阴霾和苦涩,少了阳光和笑容。 而部分中介推高房租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中介从房主处收租房子做 “二房东”,推高房租或劝说房主抬高房租,是主要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房屋租赁全程代理业务成了中介推高房租的重要手法。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公益性的中介机构做这件事情,将原本中介拿走的利润还给承租人,同时或多或少起到调控房屋租赁价格的作用呢? 应该看到,目前房屋租赁市场高端住房供过于求,中低端住房供不应求,而后者影响到的人绝不是少数。比如,高校毕业的离校生、在城市打工、学习和生活的“飘族”、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被动需要租房的人群。这些人在经济上大都处于弱势,过高的房租令他们不堪承受,有调查显示,房租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很多人每月交房租后所剩无几,甚至连吃饭都成为问题。他们之所以苦苦撑着,是为了有一天能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 还应该看到,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或达不到某种条件,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与他们无缘。他们是穷人却承接不到政策给穷人的阳光雨露,他们给城市做出奉献,增加活力,城市却并未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遮风蔽雨。这其实是很不公平的,但从制度安排上目前还很难做到。 那么,帮帮他们总还是应该的。比如,有公益性的房屋中介机构为他们介绍远低于中介的“廉租房”,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租到自己可心房;尽管可能是“蜗居”,但却能感受到城市已经注意到他们,并开始关心他们。而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67.3%的人表示,身边的年轻人主要通过朋友、熟人帮忙租到住房。既然朋友、熟人可以帮忙租到住房,公益性中介机构眼界更宽、房源更多,承租人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所以,由房管部门和街道社区牵头,在社区设立公益性房屋中介机构,搜集房屋空闲和出租屋信息,为所有出租房人和承租人提供房屋出租信息和中介服务,是应该受到社会欢迎的。而社区与社区之间联网,资源共享,以其房源多,信息量大,担当社会责任,其竞争优势也远远超过其他牟利性质的中介机构。我国香港的房屋协会是独立的非牟利机构,成立于上世纪40年代,他以兴建住房和以住户可以承担的价格出租住房,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这样的半官方机构的作用不能忽视。 当然,公益性中介机构很难遏止房屋业主和中介利益盟动下推高房租,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房屋租赁指导价,任何中介机构都不允许超出指导价的最高价。此外,城市房屋租赁税开征之前,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对通过公益性房屋中介机构租房的承租人给以适当补贴;开征之后,对通过公益性中介机构出租房屋的业主免除或部分免除税金。这样,公益性中介机构的房源不断,承租人和租赁人的利益都不受损失,而受到冲击的可能是部分非公益性中介机构,但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平、稳定,还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