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恩:全方位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 |||
煤炭资讯网 | 2010-7-13 12:35:33论文、言论 | ||
当前,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面临着能否适应形势的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发展自己、超越自我的良好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把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形势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要全方位地进行,不仅内容要创新,形式要创新,语言也要创新。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内容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经济工作去做,就要注重内容创新,使之与发展着的生产和改革的形势以及变化着的人的思想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是无止境的,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研究生产与改革的新形势,及时了解掌握干部员工的思想情绪。在一个时期内,生产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干部员工中有哪些带倾向性的思想问题;不同的改革措施出台,干部员工有什么反映;同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对不同的对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干部的反映怎样,员工的反映怎样,青年员工反映怎样,中老年员工反映怎样,我们都要认真了解、分析、研究。这样,就能以生产和改革的进程为依据,以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为信号,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经常都有新的内容。 ——语言要创新。语言陈旧,老话、套话多也是思想停滞的一种表现,它会窒息人们的思想。只有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才符合当前蓬勃发展的现实,才能启迪人们的思想。语言的创新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言之有物。我们写文章、作报告的目的是向群众传递信息,灌输思想。空洞的语言、穿鞋戴帽的报告是达不到这一目的的。要有新的观点,新的信息,少讲带水分的废话。二是要贴近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靠教育而不是靠教训,对群众居高临下,只能激起逆反心理。有人提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用“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这样怎么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呢?工人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力量,他们对改革的参与程度决定着改革的深度与平稳度。只有用体贴群众,使群众感到亲切的语言讲清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取得群众的认同和参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要讲短话。群众对长篇报告、文章历来不感兴趣。我们要学会说短话,写短文章,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群众观点,说话、写文章要为群众着想,把话讲得短一些,把文章写得精粹一些。 ——形式要创新。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好的、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的形式,内容再好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群众对形式的要求是“喜新厌旧”的,如果总是你效我仿,一轰而起,反复运用,那么即便是再好、再有吸引力的形式,群众也会倒胃口。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投其所好”,认真抓好形式的创新,在与内容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多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同煤集团轩岗煤电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