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高温当前,谁来为农民工撑片绿荫

煤炭资讯网 2010-7-11 18:27:23一事一议
有首民谣唱道:有娘小鸡跟娘走,没娘小鸡蹲墙脚。在当下全国许多地方出现高温炎热天气,并纷纷发放“高温津贴”时,真正从事高温劳动的农民工却因为没有“单位”的保障,也没有“组织”的庇护,始终与“高温津贴”无缘,成了民谣中的“没娘小鸡”。

据《楚天都市报》6日报道,日前,在武汉的一个工地上,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的56岁农民工老林,在暴晒之下再也坚持不住,突然昏迷,被紧急送往医院。仅仅两个半小时候,另一个55岁的农民工老赤也被送进了急诊科,而直到现在,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其实,像老林、老赤这样冒着高温从事重体力劳动而昏倒的农民工,还有很多。

为了抗高温,近日全国各地都在出台“高温津贴”标准。以北京市为例: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7月7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农民工不等于在家种地的农民,是介于“工”与“农”之间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干一天活是一天的钱,一天不干就少一天的钱。至于“高温津贴”,就算他们想要,由于“人微言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广州某工地的农民工廖辉说,自己的工资由劳务公司老板支付,按天计算,天上下刀地上冒火都一个价。许多农民工还自嘲地说:“工资能给就不错了,还发什么高温津贴。”

然而凭心而论,比起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还拿“降温费”来,农民工更需要降温和降温费。因为他们直接处在暴晒的烈日之下,吃的是简单饭菜,下的是苦力气,整天挥汗如雨,比任何人都热、都渴、都累,不少人还累坏了身子,几个苦命钱还不够看病吃药。

可是,令人纳闷的是,为什么不从事高温劳动的人可以翻倍地拿到“高温津贴”,而从事高温劳动、生命真正受到高温威胁的人却与“高温津贴”无缘呢?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请问,高温当前,谁来为农民工撑起一片绿荫?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让人人都享有劳动的尊严”。我以为,对于农民工,一方面用人单位应慈悲为怀,尽量解决农民工的“高温津贴”问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不能袖手旁观,应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农民工安全地度过这个难忍的酷暑。总之,要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人”,而不是煮几碗绿豆汤、切几片西瓜、发几瓶矿泉水了事。


来源:荆楚网和法堡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