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者和中国农民不同一个种类? | |||
煤炭资讯网 | 2010-7-11 8:13:51一事一议 | ||
50年前的1960年,一部当时看来很人性化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像一个石猴一样横空出世。50年来它的诞生地北京已经快超越东京,就连见证几百年历史的“宣武”和“崇文”也要宣告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个《办法》却毅然坚挺而立,多次被讨论,内容从未被超越。68度的路面高温蒸爆了北京街头的轮胎,也再一次将劳动者的高温津贴推向沸点。 这个《办法》早已经落后是不容置疑的,已不是大家关注的唯一焦点。随着高温的到来和持续不退,如何提高高温津贴,特别是如何让提高公务员的高温津贴成为剑指所处。幸好社会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大木桶,农民工和城市里的普通市民才能赶上享受高温津贴的这趟并不安全的列车,并且由社会为他们出头讨要。 本想优雅转身,不料还是华丽撞墙。在公务员吹着空调享受着提高了的高温津贴的时候,有一个劳动群体像以往一样被忽略了,农民。高温津贴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农民属于劳动者的一部分,并且是高温的最大受害者。高温来的时候,市民可以带薪放假避暑,而农民却不能。一旦不下地干活,就会被活干了,被活活的干了。农民停工了,土地也就绝产了,绝产比绝育要牛逼的多,孩子就得辍学,病人就得等死,老人家就得挨饿。千万别提那些所谓的养老保险,农民的养老保险都无法保险到买一只老羊。 在一切社会福利面前,农民向来都是局外人。医疗保险没有,就是有也少的可怜。社会公共设施更是像连续三个月漂在汪洋大海上的船只里的一片青菜叶子那样宝贵。农业税确实取消了,那是应该的,农民把所有的资源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的GDP,所以不能拿什么不交税就不能享受公共设施来说事。 福利享受不到并不代表城市中所遇到的种种社会问题没有享受到。比如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强行拆迁,拆了建,建了拆,用权力从中收点高额的租金。比如以建设的名义征收耕地变成商业用地或者变成工业用地,然后对农民说地是国家的,国家要收回来,却从来不告诉农民,国家是人民的,所以土地最终还是人民的,而农民是人民的一部分。 这次高温津贴,农民又是局外人。听起来很让人寂寞,其实事实并不寂寞,因为寂寞一直在你身边陪着。这也怪农民自己,谁叫你显得那么抗高温呢,在大家都涂了一层又一层的防护霜牵着农民一辈子的收入也不一定买到的狗出门的时候,你还要顶着烈日在地里滚爬,像一只无坚不摧的穿山甲一样拱过来拱过去,每当镜头对着你的时候,还要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说,“感谢国家,又是个大丰收年,家里粮食都放不下了,都有些担心了”,然后,天朝上书房里的行走们,大笔一挥写下,“这可真是个幸福的烦恼。”农民不知道自己在高温下工作是要有津贴的,没有的话是属于反人类的,老爷们也没有人告诉他们故事的真相。 这到底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国农民不是同一个种类而不能划入劳动者的行列,以至于不能享受高温津贴?还是国家已经将给农民的高温津贴划入农民享受的范围之内,而农民因为种种途径没有得到高温津贴呢?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农民拿到过国家发放的高额津贴。 前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尽管《办法》已经显得没有了办法,不过还是能分得清农民也是劳动者,国家是不可能瞪着眼往裤子里尿,让劳动者和劳动者分裂的。事实上劳动者已经和劳动者分裂了,劳动者该享受的一部分占有社会资源的劳动者享受到了,尽管很少,而另一部分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劳动者依旧没有享受到。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的话,劳动者和劳动者的分裂就容易解释了,只有一个原因,该放到农民手里的津贴,在某一个夜黑人稀的晚上已经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放到了某些人的口袋里了,农民不知所以不告,告也无用所以不敢告,天朝也不查,一切都很和谐。有点像一个多空的路由器,有一跟网线传输信号,经过路由器分到各个电脑上,突然有一个人为了独自享受高网速,就把别人的网线拔下来了,没有人问,就永远处于无法连接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