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影,如此献礼不地道 | |||
煤炭资讯网 | 2010-6-4 6:26:39一事一议 | ||
“王家岭大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史的奇迹!它即将被山西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暂定名《八天八夜》。29日,本片导演、编剧携剧本初稿来到太原,举办剧本研讨会,特别邀请全程参加抢险救援的一线救援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剧本以“3•28”王家岭矿透水事故真实事件为背景,着重描写153名矿工被困井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不惜代价、不分昼夜的坚持和努力,最终救出受困8天8夜的115名矿工,在漆黑的矿井中托起了生命的方舟,创造了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迹。(中国新闻网6月1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消息一经公布,马上引起人们的普遍热议。按说,拍一部电影,拍什么、怎么拍,赚了还是赔了,纯粹是电影人自己的事,别人不便多加干涉。可这一次不一样。因为它涉及了一个人们普遍关心而且十分敏感的话题——王家岭矿难。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据报道,摄制组将斥资搭建井下作业场景、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煤矿井下作业场面与透水肆虐的场景。同时,省煤炭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李振拴、汾西救护大队党委书记宋承文、阳煤救护大队大队长赵青云、同煤救护大队副大队长马红利等,均作为剧本原型。主题即是“‘王家岭大救援’创造了煤矿救援史的奇迹”,而恰恰是这样的定位和取向,让人们难以接受和认同。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谁也不会否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领导下,王家岭矿难的救援工作虽谈不上尽善尽美,但也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说是“奇迹”或许也未尝不可。但我们更应该清楚,促成奇迹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像当初众多报道中说的,是这些工人靠坚强的毅力和必要的智慧,如吃树皮、啃胶皮,喝脏水、饮人尿,有经验的老工人教授年轻人如何保存体力等等,成功实现了自救。失却了这一基础,救援也便失去了意义。 118条生命能够存活下来,首先是生命的奇迹,我们不得不对顽强的生命产生敬畏之感。这才是第一位的。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更为关键的是,造成王家岭矿难的主要原因,系人祸而非天灾。这一点,任何人不能信口开河,有事实为证。《山西日报》5月19日报道,公安机关侦查发现,王家岭矿“3•28”透水事故在发生前就出现了种种征兆,但相关责任人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最终造成3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项目部经理、防治水领导组组长姜世杰等9名责任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近日被乡宁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另据新华网消息,国务院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调查组第一次会议上,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经初步调查分析,王家岭矿建设施工中存在着7个方面的严重违规违章行为。面对这样令人心痛的矿难背景,却要用1000万元的投资,以“投资最大”以及“第一部电影故事片”的噱头来为所谓的“奇迹”唱赞歌,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似有舍本求末、哗众取宠之感。38条在矿难中逝去的生命,如果在天有灵,恐怕心难安。即使幸存下来的矿工怕也不再会有勇气去影院“复习”那噩梦般的境况。难怪有人说,电影《八天八夜》如果拍成的话,也会拒绝去看。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我看来,当务之急应该是勇于直面沉痛的经历,认真反思,彻查根源、汲取教训,以避免经常重蹈覆辙。而不应急于避重就轻,轻言奇迹,评功摆好,还以此来献什么“厚礼”。千万不要热了部分人的脸,鼓了部分人的兜,而伤了老百姓的心。更不要经常陷在“一次大的灾害事故,总会促成一次大型庆功会,催生一批有功之臣”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如果实在要拍的话,我们不妨拍一部《杜绝人祸,减少矿难,还生命以应有的尊严》,或许更有教育意义,也才更有借鉴价值。更多精彩新闻http://huabei.cwestc.com/Admin/content/2010-6-4/2892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