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

——以“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为例

煤炭资讯网 2010-6-25 6:56:32一事一议

  ● 姜 军

  能否成功地在第一时间完成新闻报道,对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美誉度至关重要。综观“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人文关怀:蕴涵于快速反应海量信息之中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一种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残害,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进步的文化思潮。人类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和猎奇心理,非常关注与死亡密切相关的突然灾难事件,因此,突发灾难报道往往是现代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内容之一。突发灾难性事件由于突发性和破坏性,以及不能预料的严重后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对于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应充分考虑灾难带给公众的不安、沮丧情绪,将人文关怀融入报道,使公众不仅关注突发灾难事件本身,更关注突发灾难中人的命运;应宣扬突发灾难性事件中体现出的人性美,从而使人类社会能够逐渐从突发灾难中得到恢复。可见,对于现代传播媒体而言,“人文主义关怀”正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基本传播素质。

  在“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这种人文关怀的温暖。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水事故,各大媒体均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则消息,然后,随着救援工作的稳步推进,新闻报道也随之稳步推进,24小时不间断更新各个现场的新闻。

  在救援现场的媒体多达100多家,当救援工作进入紧要关头时,本是记者急切盼望得到最新消息的时候,大多记者都选择了“沉默”,这种集体“沉默”并非新闻报道的失职,用一位央视记者的话说:“我们不愿在这个紧要关头打扰救援人员,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援的紧张忙碌之中。”

  与此同时,记者们选择用画面来记录当时的救援现场景象,例如被救出的矿工,用他那双满是黑泥的手紧紧握住了救援现场的领导;有的记者从医护人员的办公桌上拿起医生们在橙子上画的笑脸,寄托着白衣天使对这些矿难幸存者的美好祝愿……这些细节的截取,无一不是在突发性新闻现场快速、海量、繁杂的信息中精选出的感人场景,无一不体现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精神。

  回归问责:突破“庆功报道”模式

  在“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中,八天八夜之后,115名矿工顺利升井,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传奇——顽强的工人靠吃松树皮,喝井下凉水与死神展开殊死较量;这是一个关于救援的传奇——3000多人组成的一线救援大军不舍昼夜、连续作战,终于避免了2010年一场重大悲剧的上演,媒体顺势连篇累牍地用“奇迹”二字来形容此次营救的成功,井下矿工和井上人员共同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媒体纷纷发出了《不抛弃不放弃 王家岭矿难救援谱写生命奇迹》、《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八天八夜的生命奇迹》等类似标题的文章,仿佛是一场营救“欢乐颂”。

  笔者不止一次地感受过将“事故异化成庆功会”的怪象,那些事故发生后的领导责任,被救援工作的努力所掩盖。在“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候,“坏消息”不自觉地演变成了“好消息”。

  对于那些守候在电视机前看营救直播的观众而言,他们似乎生活在两个话语体系之中。电视屏幕里,不见逝者,只见幸存的生还者;没有悲伤,只有救人的成功;没有家属的表情,只有官员们的努力。回头再去浏览网络舆论,网友在祝福生还者的同时,仍然有此起彼伏的质疑和担忧:王家岭矿难营救工作结束后,关于矿难的报道是否会变味——从官员问责变异为领导指挥得当,用所谓的教育意义转移矿难的视线?

  笔者以为,在矿难面前,救人只有责任,没有英雄;只有罪过,没有政绩。生命的奇迹固然离不开人的努力,但这样的生命奇迹却应该拒绝任何官员的任何政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获救,只属于不幸中的万幸,媒体不应该囿于“庆功报道”的模式,而掩盖矿难问责本身,媒体如果只是停留在好大喜功、满足于幸存人数之上,那么,中煤集团、监管部门的责任还将继续模糊下去,矿难始终无法终结。

  一些媒体已经随着救援工作的进入后期,逐渐将报道视线转移到启动矿难问责机制上来,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后续报道:借他山之石根治矿难多发

  矿难真的难以杜绝吗?这是媒体在事故报道后期应该着重加强的部分。关于矿难原因的反思,对于矿难的问责媒体应该发挥深度报道、追踪报道的特长掘地三尺,找出根源和根治方法。

  媒体应追踪报道王家岭矿难中,“赶进度”到底存在多大的诱因?关于被埋矿工的人数有没有隐瞒上报?事发前三天,工人们上报“矿里已渗水”的报告为何没有被重视?这些疑问还有待媒体的进一步追问,并向公众公开。

  另外,媒体还可以报道许多国外的有益经验,部分网络媒体已经在探究西方发达国家采矿业并非高危行业的“秘密”了。例如,美国政府用“铁腕”来抓安全生产,发生矿难对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追究非常严厉,联邦政府会受到刑事追诉;在德国,矿山安全监测人员随时在井下检查,在巷道每隔一段距离,就装有记录安全检查结果的公告牌,上面有当天检测的瓦斯浓度等数据,后面有安检人员的签名。安全部门和矿工投保的保险公司也有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会不定期派员到井下进行巡查等。

  结合王家岭矿难,笔者不由得想起一则故事:二战中期,美国空军降落伞质量不够好,合格率为99.9%,这意味着1000个跳伞的士兵,可能有1个士兵因为降落伞的问题而送命。军方要求降落伞合格率达到100%,厂家表示无法达到完美。最后,军方改变了检测方法,从降落伞中随机抽一个出来,让厂家负责人来跳伞,于是降落伞的不合格率顿时变为零。那么,在治理矿难的过程中,如果让当地政府的官员每天也有人下井,矿难的发生率会不会下降呢?

  最后,我们应该用媒体人的良知,致敬生命,祈祷奇迹继续,并有尊严地将对矿难的追问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江苏法制报社)



来源:青年记者 姜军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