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公务旅游接待十万人,平遥叫屈给谁听? | |||
煤炭资讯网 | 2010-6-19 6:51:04一事一议 | ||
作为文化古城,旅游可以算得上是这个县财政的最大经济来源之一。据平遥县古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2003年,平遥县财政收入首度突破2亿元,尽管连年翻番,到去年达到7.3亿,但可支配财力仅有2.9亿元。这位负责人说,前年的门票收入是7500多万,去年达到8800多万,去掉给各个景点30%左右的分红,门票收入给县财政的贡献每年也就几千万元。但公务接待花销,加上国际摄影节等其他开支,平遥县的门票收入还抵不上开支,纯属赔钱赚吆喝。
猛一听,平遥真是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好象弄了个世界文化遗产,不但没有促进地方经济,反而累了干部,赔了门票,送了礼品,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其实,你仔细一看,这又是平遥忽悠人的一种计策。谁如果这个时候心一软向平遥送上一把同情的眼泪,你可是上了平遥的大当了。
首先,就平遥的官员们来说,他们是真心不想让上级来吗?且不说十万人是不是真有其事,大概几千人几万人还是有的。不管人员多少,这些人既然能够免费过来,他们能给平遥带来多大害处?送上门来的关系,平遥巴不得呢。有的得到了政治的关照,有的得到了项目上的倾斜,有的得到了资金上的帮助。从心底里来讲,平遥不是怕有免费接待,而是怕我们这些“一般人”钻了免费接待的空子。
其次,平遥惊呼光免费接待一年损失1200多万,其实这是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因为,对他们这些想免费的客人来说,他们就是估计到能免费才往你这个地方来,如果不能免费,如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可能就不会选择来平遥旅游了。简单的算术,是不能解决你到底是损失了,还是没有损失。
第三,平遥财政收入短短几年从2个亿上升到7个多亿,我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旅游的功劳(按说应该有并且还应该占大头,因为他们自己说旅游是这个县财政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旅游的功劳是不能光看他的直接贡献是多少。据我所知,旅游的功能主要是富民、扬名和带动第三产业。平遥一年的门票可能也就是几千万,除了各景点提成后,能够上交财政的确实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你算账不能光算门票账,你得算你的税收和三产有没有发展。我倒是觉得,平遥县从旅游门票中拿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就这几千万也应该返还给旅游企业,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发展。
算细账也好,揭老底也好,我并不是支持这种“免费旅游”“公务接待”的做法,更不是想给那些到平遥“揩油旅游”的官员们狡辩。我只是想揭示出平遥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所以喊冤哭穷,并不是真的就想杜绝免费接待。因为,对于他们的顶头上司和管钱管物的官员们,他们不想得罪也不愿意得罪。他们的目的无非有三:
一是借机炒作,吸引眼球,让媒体给他做免费广告。只可惜把时机选在世界杯期间,其宣传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二是为争取上级资金造势。每年公务接待这么重,很多官员连节假日都没有,多么不容易呀,现在资金缺口还有20多个亿,有关部门伸伸手吧。
三是为敲诈百姓铺垫。就现有体制,免费接待肯定不能堵住。怎么办?只能眼睛向下,向老百姓伸手。比如可能提高财政提成的份额,比如可能加大税收征管的力度。
如若不信,大家等着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