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优化经济结构 |
|||
访山西阳城县县长冯志亮 | |||
煤炭资讯网 | 2010-5-5 10:17:49领导访谈 | ||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的冲击,阳城县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阳城县将如何着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阳城县县长冯志亮。 冯志亮说,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煤炭资源整合的“双重压力”,我们坚定不移地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在特色农业、电力产业、建瓷产业、化工产业、旅游产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拉动了经济的回升、上扬,促进了就业增收。 冯志亮说,2010年,面对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将认真把握整体态势,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明确主攻方向,注重产业、机制创新,在保增长、促转型、激活力上下功夫。 保增长,重点是抓好“两保两增”。“两保”:就是保阳电、保大宁,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两增”:一是增加生产煤矿数量,加快8个过渡期生产矿井提升改造速度,争取早日达标、复产,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新、改、扩建矿井建设,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尽早收益;二是增加规模企业总量,一方面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巩固壮大现有规模企业,夯实经济增长基础;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新上项目建设,努力培育发展一批新的规模企业,尤其是加快推进山水水泥、金象化工、建瓷园区和凤城、八甲口、西河的建瓷生产线建设,争取年内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转型”,重点是抓好“一稳六扩”。“一稳”,就是稳煤炭,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好煤矿生产,稳定煤炭产量。“六扩”:一是扩电力,加快推进2X13.5KW煤矸石热电联产、东冶生物质发电、阳城北500千伏交流输变电等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建成投产;狠抓华能电厂、阳电三期、阳城500千伏直流输电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落地建设,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扩煤化工,要启动芹池化工园区建设,推进金象“1830”项目建设,抓紧阳泰“4060”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让阳城煤化工这匹“骏马”跑起来。三是扩陶瓷,建筑瓷以建瓷园区为载体,稳定一期、完善二期、启动三期;日用瓷以演礼为基地,进一步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充分发挥陶瓷“稳定就业”的作用。四是扩铸造,要以北留铸铁搪瓷锅、董封犁镜和铸管、西河和演礼电力杆塔项目为依托,推进传统铸造业上档升级;以金属镁、金属钙为方向,大力发展新型铸造业。五是扩旅游,继续完善析城山景区开发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启动两条旅游公路改造工程;皇城相府加大“内挖外扩”力度,争取早日晋升“5A”;蟒河景区要继续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六是扩蚕桑,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农民不出家门就能挣钱的“富民”产业,要坚定不移地扶持,继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激活力,重点是外抓招商、内抓创业。经济要发展,必须上项目,既要借大项目强县,也要靠小项目富民。而发展规模较大的项目,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引进外来的大企业、大资金去建设。发展中小型项目,更多的是要挖掘内部潜力,通过推动全民创业来发展。最终通过“外招内挖”,培育发展一批有市场潜力、辐射带动性强的优势项目,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新形势催人奋进,新征程风帆高扬。冯志亮满怀信心地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重点,乘势而上,团结拼搏,攻坚克难,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驻站记者 白军社 赵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