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任免干部1700多,该县官场太“神奇”? | |||
煤炭资讯网 | 2010-4-9 8:23:23一事一议 | ||
据《中国青年报》4月7日报道,广西灵山县3年内任免干部超过1700多人次,被网友发帖称“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记者调查显示,一个县一般只有150—200名现职干部,“像灵山这样的确不多见。”从某种程度上说,灵山县已经成为“基层行政臃肿化、越改革干部越多”怪现象的一个样板。 三年1095天,刨去节假日和双休日120多天,任免1700多人次干部,灵山县的组织部门天天都在任免干部,天天都在干“人事”,真是太“神奇”了吧? “神奇”之一:三年时间任免了如此之多的干部,是否“官满为患”?据报道,2007年1月11日至2010年2月21日,广西灵山县四大班子(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下发了154份干部任免文件,任免干部1705人次,其中县委下发任免文件100份,任免干部1025人次……平均每8个工作日就下发一份干部任免文件。 按照一个县一般只有150—200名现职干部计算,灵山县三年为何任免那么多的干部?据灵山县主管干部的组织部副部长刘保华透露,灵山县及18个镇共有109个科级独立法人单位,共有近900名副科级以上级别的干部,按照非领导职数不超过领导职数50%计算,该县副科级以上级别现职干部的数量至少为600人。 这就奇怪了,灵山县为何会超出规定县级干部职数的范畴呢?据记者调查,灵山县有“坐长板凳”之嫌,该县各镇的干部(指副科级及以上级别)人数最少也有8个,其余都在10个以上。据初步统计,三年时间灵山县四大班子供任免干部1075人次,其中任职1172人次,而免职533人次,任职人数比免职人数多出一倍多,“这样的官场怎能不官满为患?” “神奇”之二:三年时间任免了如此之多干部,有否违规之嫌?报道没有说任免这么多干部有什么违背程序或“带病”提拔,但报道中提到,该县在媒体披露这一事情后,很快,2010年以前的干部任免文件从该县政府的网站上消失。对此,灵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蒙曰添解释说,之所以撤掉以前的文件,一是因为那些文件已经过时,二是避免热炒此事。尽管蒙曰添解释说“网上公开人事任免文件都是符合程序的,不然也不敢在网上公开”,但据报道称,灵山县政府违规任命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甚至任命被称为“包公头”的施工队队长。对此,副部长刘保华表示,政府任命总经理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当时有特殊原因,那个公司主要是配合市政建设新成立的,,为保证公司能正常运行,政府部门领导兼任公司老总,好协调关系。对于政府任命“包工头”一事,刘保华解释说,灵山县水利机械施工队,实际上是一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因此,政府任命合理合法。 “神奇”之三:三年时间任免了如此之多干部,是否有“突击任免干部之嫌?记者调查发现,3年来,这个县的干部系统一直在膨胀。2008年灵山县公安局“遵照上级指示”升级为副处级单位后,干部数量大增,19个派出所以及公安局内部11个机构升级为正科级或享受正科级待遇,还有10多个机构升级为副科级。就该县配备干部最少的一个镇计算,该镇有8名三大班子(党委、政府、人大)干部,派出所至少3名干部,再加上团委、妇联、计划生育服务所、司法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办公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等6个部门的干部,这个真至少有17名以上方。 组织部门都知道,乡镇派出所、团委、计生办、司法所等单位,一般都不算做行政级别的股级单位,有些重要地区或边防派出所,可以高配,至多是个副科级单位。照此看来,灵山县是否有违规给下属单位升格和突击题干之嫌呢? 灵山县干部事件被关注,说到底,是公众对部分官场生态恶化表示担忧,是对某些官员台上“为民”、台下“雷人”的言行感到逆反,是对跑官买官而组织监督软弱无力的愤恨。冷静思考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看看近来被提拔的部分年轻干部的高傲自大,不能不使公众疑云再生。倘若我们的用人制度不再去修改完善,不再去坚持“德才兼备”,从源头上堵住漏洞,官场的生态就是一个治理不完的“污染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