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援过后,谁来反思安全监管之责? | |||
煤炭资讯网 | 2010-4-6 9:42:52一事一议 | ||
透水事故发生8天以后,王家岭传来了期盼已久的喜讯。 从4月5日凌晨0时40分到2时20分,王家岭事故首批9名矿工升井获救,之后又有受困人员陆续升井。截至中午14:15,被成功营救者已经达到114人。据山西省省长王君透露,预计事故矿井下还有38人有生还可能,另外1人情况不明。 “这标志着救援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但是仍不能有丝毫懈怠。目前,获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情况良好。”山西省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场被诸多媒体称为“伟大奇迹”的救援恰逢清明,一个踏青折柳,寄托哀思的时节。王家岭碟子沟,这个坐落在群山之间,距离最近的县城河津约40公里的偏僻山坳,在这天不断响起掌声,宣告着一批又一批矿工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随着这些矿工获救,王家岭需要的不仅仅是掌声,还需要痛定思痛的勇气。事故背后的安全症结何在?作为国有大矿缘何出现如此眼中的事故?在成功救援之后,谁来反思安全监管之责? 违规操作闯下大祸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林怒斥“王家岭煤矿未进行前期探水便推进,留下极大安全隐患”。 王家岭煤矿项目建设存在违章操作,与2009年12月1日国家安监局颁布的《防治水规定》规定不符。其实,在事发之前,王家岭煤矿施工方——中煤一建63处就已经发现了若干问题。 1月24日,中煤一建对27队项目巷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做了通报。通报称,项目部27队,由于现场质量管理差、质量意识差,在本月23日验收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锚杆质量差,不成行、不成排,托盘不紧固,失效锚杠未处理,帮锚杆支护滞后;二是,锚索不按照设计施工,间排距大,布局乱,同样不成行、不成排,失效锚索至今不处理;三是,后路一直不安排喷浆,立交处煤壁开裂,造成支护失效,严重影响安全;四是,巷道成型差,超挖多处。 建设单位华晋焦煤、中煤一建质监站对27队处以10000元罚款,扣除本月50米进尺,对27队技术员处以300元罚款,并要求3天之内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事发之前,上述安全隐患仍未得以解决。这些隐患如同病毒一般,待时机成熟便会在瞬间释放能量,酿成不可收拾的大祸。 如果完全遵循煤炭安全生产的规程,事故发生的概率将大大减少。记者注意到,《防治水规定》中专门增加了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水文地质勘探等相应内容,要求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的资料及老窑停采原因等情况,察看地形,圈出采空区,并估算积水量。 对有突水历史或带压开采的矿井,应当分水平或分采区实行隔离开采。在分区之前,应当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并建立防水闸门,以便在发生突水时,能够控制水势、减少灾情、保障矿井安全。 而王家岭煤矿事发原因恰恰是防治水措施不到位。“王家岭没有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甚至没有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按照操作规程,必须向前测5米,施工3米,必须先探后掘。”中煤一建32队一位曹姓矿工说。 另外一位专门负责防治水的矿工告诉记者:“许多新建矿井首采面都布置在老空区附近以便更多的回采资源,都是在赶工期以便尽快投入生产,在建设过程中揭露老空区也习以为常。先探后掘的规定很少能坚持下来,领导开口要求超掘一点,我们也有过默许。王家岭煤矿在最上边水平回风巷竟敢不探水就掘进,简直是太冒险了!” “煤矿勘探时应调查清楚老窑采空区范围,确定积水量;设计时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设立防水煤柱,如是急倾斜则应预先排放老空水,不得顶水采煤。如已经发现有突水征兆,则应撤出井下全部人员,然后制定技术处理措施。这些都是普通煤矿工人都知道的事,为什么煤矿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干部、调度员、矿长没有引起重视?”中煤一建一名防治水技术人员忿忿地说。 谁来行使安全监管之责? 安监的新规程并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加强监管,那么将是一纸空文。 王家岭煤矿隶属华晋焦煤公司,华晋焦煤则由中煤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和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对原华晋焦煤公司实行资产重组而形成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中煤建设集团公司和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各占50%的股份。 王家岭煤矿出身显贵,一方是山西省重点国有企业,一方是大型央企,又是国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谁是他的主要安全监管人? 2010年2月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明确指出,除原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外,同煤集团、焦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山西煤运集团、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等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和中煤集团的全资及控股整合煤矿列为省级政府监管对象,其安全监管工作由省煤炭厅负责;其他所有煤矿按所在行政区域列为当地政府监管对象,其安全监管工作由当地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 由此可见,王家岭煤矿监管单位分别是山西煤炭工业局、山西煤监局、国家安监局和国家煤监局。由于王家岭煤矿是中央和地方共同监管,其所在地临汾和运城政府则无监管责任。 “对于国有煤矿,地方监管部门根本管不着,也管不了,省和国家监管部门应该对事故负责,缺的就是有效的监管。煤矿检查一般分三个步骤,溜达、吃饭、娱乐,作为煤矿工人看多了。煤矿安全监管的力度应该再大一些。”一位煤矿工人如此描述他眼中的煤炭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