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委书记林武的发展观 专访林武/图 | |||||
煤炭资讯网 | 2010-4-13 23:11:06领导访谈 | ||||
新闻事件:出任老总后,使湘钢一举扭亏为盈,成盈利大户;出任娄底市长、市委书记后,娄底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宜居城市”、“湖南文明城市”、“湖南卫生城市”,社会治安大有改观;市域经济正在从旧的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人物金语:用倒逼机制促娄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大公报记者唐学伟.湖南在线记者彭文杰娄底13电)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娄底市委书记林武对记者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三高一低」(高成本、高污染、高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低效率)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走节能、减排、环保、高效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娄底今后发展路径。 摒弃靠“拚资源”发展的“路径” 娄底是湖南的重工业基地,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电力、建材等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原材料工业在湖南占重要地位,过去一直靠“拚资源”发展,资源型产业占据了全市工业经济的70%以上。湖南省科研院党委书记曾建新教授对记者说,如果娄底只要速度,对林武而言并非难事,因为娄底目前还有资源可“拚”。但林武选择了宁愿“失去发展的机会”,也要走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之路。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面临保增长,保就业的压力时,林武就提出用倒逼机制促娄底经济产业升级,这是需要胆识与魅力的。因为这将冒GDP上不去,影响「政绩」的风险,但林武选择了为了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绝不盲目追求GDP的发展方略。 “世界锑都”搬家百年沉疴得解 曾建新说,1月17日,在娄底冷水江市锡矿山挖掘机扑向待拆危房,挥下了拆迁“第一铲”,拉开了对“世界锑都”锡矿山采空区搬迁避让工程的序幕。将在3年内投资3.2亿元对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曾为国家经济作出贡献的锡矿山,近一个多世纪的开采,造成该地3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面积地下采空区,其中最高采空场深达地下30多米,矿下顶板距地表最薄处仅0.6―0.8米。采空区上面是一个人口稠密,常住人口达2万余人的“危地”。随着“搬迁避让”这一惠民工程的开展,当地居民将告别“死亡地带”,百年沉疴终得解。 曾建新说,娄底在后金融危机时,率先对资源型城市的采空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将用10年时间打造山水宜居城市,被学术界认为是娄底转方式谋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娄底率先全国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意义深远。曾建新又说,娄底涟源市依靠瓦斯发电,是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促进煤炭的安全生产及瓦斯的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曾建新认为,无论是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还是探索依靠瓦斯发电,都彰显了娄底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心。 依靠资源只能起步,发展新兴产业才能起飞 据了解,林武一到娄底,就在思考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娄底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林武认为,处在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的时代,依靠资源只能起步,发展新兴产业才有可能起飞。 林武说:“资源型产业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迅速夯实娄底的工业基础作出了一定贡献,没有资源型产业,就没有现在的娄底。然而,我们不能老是躺在资源上吃饭,调结构,转方式是必然的选择。要努力将传统产业做精做优,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整体竞争力。” 林武举例说:“2009年,我们成功引进了投资逾120亿元的华菱安塞乐米塔尔汽车板、电工钢项目,投产后,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将增加3到10倍之多,一个连钢就有可能变为3到10个连钢。” 娄底不要没有质量的速度 湖南商学院罗双临教授说,娄底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48种,保有储量属全国第一的有锑,佔湖南第一位的有煤、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然而,曾被写入教科书的“世界锑都”娄底的冷水江,如今都成了国家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见,娄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济体制转型历史包袱重,压力巨大。 罗双临说,为了要质量,娄底近几年将1000多家煤矿整合成了200多家,几乎淘汰了全部小水泥,现在几家骨干水泥厂的产量就远超几年前全市所有水泥厂的产量之和,且能耗降低,污染减少。去年,娄底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纪录达到317亿元,增长5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 在谋划2010年工作时,林武认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没有速度不行,但没有质量的速度更不行。林武预计说,娄底将做大城市经济这块蛋糕,中心城区要发展为100万人口,各县市区要发展到30至50万人口的规模。通过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发展,从过去工业经济的单一支撑逐步走向文化、旅游、服务产业等多点支撑,使娄底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新城。 倒逼机制观点 金融危机时,林武就提出了倒逼机制观点。他认为,面对金融危机,未必不是好事。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促使人们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促使基层政府提高执政能力. 林武说,照现在的开采量计算,铝还能开采十年,煤百年后也没有开采了,铁矿石现在已经严重紧缺,如果不进口,我国的钢铁企业都将无米下锅。对此,做为全国人大代表,林武曾在全国人大会上呼吁,发生在各地的矿难以血的事实告诫我们,无论是关爱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是惩治腐败、规范管理、科学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门槛,迫在眉睫。 有资料显示,目前流入中国矿产业开采的资金的已逾6千亿,由于利益驱动,开矿准入制度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严重存在,导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乱开乱采,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一些地方还存在矿产储量价值达几百亿的资源,矿主几千万就可以拿到,其暴利和腐败是可想而知的。 对此,林武认为,应该从管理上,技术上,设备上,以及完善标淮,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诸多问题上提高门槛,并做到公开透明,让投机者无机可投,让腐败者无缝可钻,让无知者无机可营。同时,要紧缩外资开发矿产资源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保护矿产资源,确保国家的矿产资源的安全。 不转方式就是死路一条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刘捷说,2009年9月由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组成的采购团,在娄底签订了六亿多元的农机、煤机采购合同,“湖南娄底造”农业机械持续走俏东南亚国家。这是产业升级给娄底带来的新变化。 对此,林武说,不调整只有死路一条。提出转方式、调结构已经多年了,为何现实中总是转不了,或者转得并不完美?林武分析,主要是经济与需求关系出现了问题。经济增长很快,需求非常旺盛,粗放型产业就有继续扩张的欲望。 “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非常大。”林武说,更危险的是,这些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原材料,长期靠量的攀升来支撑经济增长,而看得见的未来,增长空间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空间。 比如水泥,去年全国生产了14.6亿吨,占全世界一半以上,钢铁去年全球生产12亿吨,中国占6亿多吨。 如果不提升质,提高附加值和增加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大部分产业将通向一条“死胡同”,转型和阵痛迫在眉睫。 要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环境 正因为经营过企业,林武特别理解企业。林武说,“企业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公平的经营环境,让他们安心生产经营。” 林武认为,政府唯一创造条件的办法就是,加强内部监督,在服务型政府转变方面下功夫。 政府如何服务市场经济和监管市场经济,两者之间怎么寻找平衡。林武认为,“现在有个说法是国进民退,其核心问题就是某些政府部门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这样的监管,要搞死一个民营企业是很容易的。” 林武指出,某些政府部门没有为经济活动创造公平条件,政府的资源往往为少数人、个别团体谋利益,如行政许可、特殊资源的配置等,不是靠市场力量进行的。 公开通报问责典型案例 湖南大学经济学博导张玲教授指出,林武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可谓“重拳出击”,2009年6月2日上午,娄底市将领导干部问责典型案例通报大会搬到体育馆,向现场3000多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通报8起典型案例,严厉问责24名涉案领导干部,其中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15名、科以下干部3人;分别给予开除党籍2人,撤职4人,免职4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行政记过与记大过5人,通报批评3人,诫勉谈话5人,移送司法机关惩处1人。 3000人的大会、媒体公开报道,在一些与会者看来,这样的公开通报可能抹黑娄底形象,但林武却有不同看法:“自我揭短不要紧,要紧的是通过公开问责,让广大领导干部真正明白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人民服务。” 引资创历史里程碑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制度高于技术。对此,娄底市审时度势,实施了“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个枢纽”的战略。即在未来五年内建成新型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原材料基地、特色装备与先进制造业基地、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区域性商贸与物流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 娄底日益成为一方新兴的投资热土。一批大型央企、上市公司、民营集团、外资企业,如中冶南方建材、大唐华银、海螺水泥、凯迪电力、三一重工、华润集团、庄胜集团等巨资投向娄底。 2009年5月在湖南省(香港)投资洽谈活动周中,娄底市签省级项目5个,引进资金43亿元。累计签约项目54个,引进资金119亿元。签约项目和引进资金都居历次招商引资之最,质量与数量双好,创造了娄底招商引资历史的里程碑。 2 娄底曾是封闭和贫穷交织在一起 林武认为,娄底要延伸传统产业链,要培育新兴产业,关键需要改变人的观念。 把湖南地图对折再对折,打开来看到十字折痕的交点,就是娄底,也许是地处腹地的缘故,林武的感觉是,这里的文化一度是封闭的,封闭和贫穷交织在一起,而贫穷带来的是短视。 林武说,一个浅显的例子,挖煤开矿一度盛行,因为“一挖就来钱”。直到今天,娄底的原材料工业,仍占整个工业产值的70%以上,包括煤、钢铁、水泥和建材等。 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难,林武感慨,最大的“拦路虎”其实存在于人的大脑。娄底作为一个不发达地区,文化和观念的改变,有时候比做一个企业还难。 林武很痛心的说,“有的政府部门连办公地点搬家也要邀请企业来祝贺,好像这个地盘就是他的。” 在娄底工作的几年,林武深刻察觉到,一个地区越封闭,越不发达,往往文化观念就越落后,现在的问题就是,政府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干预经济建设的情况、强抓强揽的情况,在娄底还是比较多的,他认为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根本杜绝。 要去掉这些“拦路虎”,林武认为,首先要通过文化开放,引进更多新的思维,在碰撞和比较中使传统观念得以改变。 眼光不能只盯在GDP上 张玲教授指出,娄底已将1000多家煤矿,整合成250多家,关掉了小水泥厂,一些缺乏竞争力的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也正在重组。如今,娄底的煤矿数量在减少,但煤炭年产量并没受到大的影响,因为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开采的推广,单个矿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也在增加。 “我们不能再把眼光只是盯在GDP上了。”林武希望,“只要消费就业等问题能基本解决,宁可压一部分增长量,来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 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林武说,结构调整不是摒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延伸传统产业的链条,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 以连钢为例,过去一根钢卖三千多块钱,现在搞硅钢,一根可以卖三万多块钱。水泥也一样,“我相信只要做出竞争力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还会使用这些东西。” 这种转变的实现,一方面需要靠政策引导,比如锡矿山,已经开采100多年了,山上出现了沉积区,对周边居民饮水产生了影响。政府就得引导,经济从过去依赖地下走向地上。 具体来说,就是完善工业园区,引进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强城市经济,包括文化产业、服务业和旅游业。三年前,娄底的旅游业收入在GDP中占比仅2%,而明年预计能超过5%。 林武说,2010年,娄底将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华菱连钢产品结构调整及薄板深加工等项目,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0亿元以上。抓紧实施十大产业集群规划,努力打造钢产品及深加工500亿产业集群,煤炭深加工100亿产业集群,有色冶炼及深加工、机械制造及铸造、建材、农机等4个50亿产业集群,煤机、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和工业陶瓷等4个10亿产业集群。 中国初步具备经济转型所需的条件 林武说,深刻理解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义,关键是要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着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增长由政府主导的需求平稳过渡到市场主导的需求上来的发展。 林武认为,我国已初步具备经济转型所需的经济技术条件,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高端产业竞争优势,尽快摆脱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 林武说,中国已有相当的财力来支持建立初步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体系。应该切实增加社会福利开支,降低行政管理开支佔公共支出的比例,以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支撑经济增长转型。 林武说,中国应在承接世界先进製造业的技术转移,加强与国际领先製造企业技术合作的基础上,强化和凸显製造业的服务功能,构建製造业高端服务体系。率先突破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国际营销,使经济发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彻底摆脱对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