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透水事故本可避免? | |||
煤炭资讯网 | 2010-3-30 7:19:57焦点话题 | ||
专题综合新华社、《华商报》、《大河报》报道 3月28日13:40,位于山西省乡宁县西坡镇王家岭碟子沟的王家岭在建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作业的有261名工人,108人安全升井,153人受困。昨日上午近10时,王家岭在建矿井所属的华晋焦煤公司召开“王家岭3·28透水事故”新闻发布会,通报事故救援情况。事故原因初步确定,是正在井下作业的建筑工程队在打矿道中,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 另据了解,2000米长的水管已经被送进场,8台每小时排水125立方米的水泵也已运到了现场,仍有大量排水设备从霍州、朔州等地紧急调运而来。 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德政表示,王家岭矿是个在建煤矿,这项工程由中煤集团一建公司承建。事故发生前,井下现场正在施工,因此这起事故被定性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起透水事故”。 刘德政说,尽管抢险救援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天半的时间,但下面的具体情况仍不是十分明朗,但救人是最主要的,最大的任务便是排水。他说,目前,山西省直接参与事故救援的人员已经达到了670人,再加上其他外来支援人员300人,整体救援人员已经达到了1000余人。 目前,救援工人仍在不间断地铺设管道,一刻都没有停,其中,最关键的障碍问题是,这两个斜井,倾角都在25度左右,而正常情况下,倾角达到22度时,人即会站立晃荡,工人操作的难度很大,进度也很缓慢。另外,井下的空间十分有限,管道、设备越来越多,施工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不过,山西省方面会不遗余力地实施救援的。 “尽快开辟新的倒水通道,工程中有三条大巷道,其中,还有100多米没有贯通,将这些巷道打通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排水进程。”刘德政说。 事故发生后,一度传出升井人数为109人、被困152人;当晚,这两个数据又变化为138人升井、123人被困。但昨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最终确定被困人员为153人。由于王家岭是在建矿区,因此被困人员不是矿工,而是修建煤矿的中煤一建公司工作人员。中煤一建总部在河北邯郸,因此这些建筑工人大多来自河北等省,也有一些是山西本地人员。 而此前据新华社报道,被困井下的153人中,多为山西、河北、湖南、贵州4省籍农民工。目前井下水位为579米,经过核实,目前在这一水位之上进行作业的有84人,这84人的幸存希望较大。 昨日上午8时许,救援现场下起小雨,救援并未因此延迟。不少工人喊着号子抬管下井。记者从现场指挥部获悉,目前已从山西省内外集调排水设备,包括水泵33台、水管4000多米、电缆8000多米。记者在29日凌晨4时许听到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设备运到哪里了”,语气极为急迫。 记者昨日走访多名矿区身穿蓝色工作服,背后标有“CCFCC”(中煤一建)字样的工作人员,他们依据此前发布的透水事故为“小窑老空水”,认为这起事故可能与以往小煤窑乱采的遗留后果有关。据悉,小窑老空水一般积存时间长,属于“死水”, 多以静贮量为主,犹如地下水库,一旦在掘进时遭遇,就会突然透水,来势凶猛,涌水量大,破坏性强。但涌水持续时间短,易疏干。 [两个追问]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记者了解到,事故发生前一天,《山西日报》3月27日的头版刊登新闻称:3月26日,在王家岭煤矿项目工程工地,工人正在加紧施工。王家岭煤矿项目矿井项目将于10月份投入运营,提前5个月完成工期。而去年8月,《山西日报》也刊登新闻称:早一天出煤,早一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7月中旬,记者在王家岭煤矿建设指挥部了解到,这样的观念和认识已深入到全体建设者心中,并转化为热火朝天的热情和干劲。 在重视速度与效率的同时,25日发生的一次小的透水,却未引起注意。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多名矿区工作人员都说,“25日曾发生过一次小的透水,但未引起注意”。28日下午透水事故发生后,矿区负责安全的经理常世坤被一些工人追打。 矿区有工友说,修建煤矿一般应严格采取“边掘边探”的要求,探测到有隐患时,应立即停止。尤其是发生透水后,更应高度警惕。 对于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还有网友分析说,这种意外事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首先,井下作业必须是经过特殊培训的人才能进行,普通的建筑工人不能进行施工;第二,井下都是实行探放水制度,有水应该能探到;第三,基建矿井应该都有水文地质资料,不可能不知道附近有水;第四,附近的小窑开采形成的老空水应该体现在图纸上和资料中。 记者查询了解到,根据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和充水条件分析,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采掘工作面在接近老空煤矿、含水层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钻进时,如果发现煤岩松软,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如果情况危急,必须撤离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逃生者言] “水像涨潮一样追着我跑” 28日晚,记者在距离矿口不远处的一间工棚里见到了当日中午从井下“逃”出来的矿工李志卿师傅。39岁的河北邢台人李师傅说,他今年2月底才来矿区,负责清理巷道皮带工作,工作地点位于井下比较靠外的位置。28日上午8点多他下了井,中午1点多突然听说下面出事了,就赶紧上来了。他属于下井261人中、安全升井的108人之一。他认识的3名工友在更下面的位置,没有消息。 在工棚的架子床上挂着一部蓝色电话,李师傅说,电话通往井下的红旗队,号码是8051、8052。他试着拨打了很多次,但是一直没一点声音。他估计是遭水淹了,“要不然,应该有音乐声的”。 李志卿师傅介绍,王家岭煤矿是前年7月开始建设的,井下的巷道多为南北走向,斜着下去600余米,再是垂直向的300余米。“红旗队”工作的地方是在一个坡下,“如果透水时,工人朝坡上高处跑,就还有生还希望”。据说,“当时水涨得很厉害,一分钟涨一尺”。 据另一名逃生的工人描述,当时他与工友正位于井下1000多米的地方,事故发生时,水像涨潮一样,快速往上升,“追着我的屁股跑”。 记者当晚在指挥部办公室看到,根据风井施工进度显示,进风斜井和回风斜井各有4个班组。另一张“调度员近期重点”显示有“这两天压力水影响,因水量不足马上联系补水”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