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贵州极旱地区洗车房煤矿照常运转与村民争水

煤炭资讯网 2010-3-25 22:28:21焦点话题

  ■晨报特派首席记者 张 源贵州盘县报道

  尽管贵州全省境内大部分区域都迎来了大旱来的第一场雨,但地处贵州最西部,也是贵州灾情最为严重的盘县,却丝毫没享受到这场 “及时雨”。望眼欲穿的盘县老百姓终于在昨天看到了一丝希望,弥漫了整整一天的雾气预示着降雨的来临。然而整整一天下来,只飘下几次连肉眼都难以看到的毛毛雨。当地百姓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井水依然干涸。

  天降毛毛雨于旱情无补

  盘县,是贵州旱情最为严重的县,90%以上的山塘多已干枯,小春作物几乎全部绝收,65万人饮水困难。一入盘县县城,正在一间洗车房内洗车的陆虎、奥迪Q7等豪车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拥有120万人口的县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该县大大小小的煤矿。盘县县政府一位官员向记者直言,盘县的煤矿基本上是私营,该县的贫富差距非常大。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旱灾中,盘县城区的用水暂时还谈不上困难。但在距离县城30公里左右的石桥镇,记者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通往石桥镇的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土路,中午时分,一场大雾使得道路能见度仅有20米左右。

  对于备受旱情折磨的石桥镇百姓而言,看不到雨,能见到雾已经很让他们欢欣鼓舞了。几个月来,他们连雾都没见过。记者与村民们一起期待着降雨的来临,可惜整整一个下午过去了,除了肉眼也难辨的几次毛毛雨外,雨量丝毫不见看涨。

  随着旱情的不断加重,能解决石桥镇1.2万人饮水的搭木桥水库于去年10月就彻底干枯了。在此后的时间里,石桥镇的百姓们只能到四周山区遍寻水源。一处碗口大小的水源,往往有十几户人家在排队接水。在上西铺村,运气好的人家每天步行一个小时才可以带些水回来。而在盘县境内,有近2万人每天要到10公里外的地方去取水。

  独特地貌条件难留水

  石桥镇地处山区,几个村子里也存有几口水井,但水井干枯的事情并非今年旱情袭来时才发生。石桥镇有山有水,还有煤。盘县县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对煤层的开采会造成地下水下沉,这的确是造成当地旱情加重的一个因素。随着当地煤矿的不断增多,财政收入上升的同时,地下水的下降也使得很多水井逐渐干枯。

  尽管旱情持续加重,但村子周边一些煤矿的生产却几乎不受影响。

  记者在石桥镇采访期间,能看到的最大水流便是从一家煤矿里流出的。黑灰色的水流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已经干枯的水库池底。这些被污染过的水流会不会被周围村民们直接拿去饮用?盘县水利局的工程师何进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已经对周边村民进行过大力宣传,煤矿本身也修建了专门的污水处理池,不会把污水直接汇入解决下游居民人饮的水库中。

  盘县也拥有西南地区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这些地区恰恰成为干旱的重灾区。“这些地方植被很少,存不住水。”盘县县政府外宣办主任甘奇说,该县也曾请水利专家对可能存水的地下溶洞进行过勘测。“发现了一个,在地下200米深左右,开采成本太高只能放弃。”



来源: 新闻晨报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