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纪实摄影《矿工兄弟》的创作故事 |
|||
平遥,留下丹东人的骄傲 | |||
煤炭资讯网 | 2010-3-23 8:32:23焦点话题 | ||
山西平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惟一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汉民族古城。在这座古城光环的影响下,“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成为了当今国际摄影界规模较大,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盛典,很多摄影家都将其作品能够参展,视为人生的一大追求。
2009年,主题为“生命·梦想”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如期举行,我市摄影家栗粟拍摄的作品《矿工兄弟》成功入围,与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232位摄影大师的2万幅作品同场参展,并获得了大展的优秀奖。 追求纪实摄影 萌生拍矿工念头
2009年,是栗粟从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转变为职业摄影家过程中的重要的一年。当年,栗粟先后加入了辽宁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和辽宁省摄影家协会。9月,其拍摄的作品《悦》、《浴》便在辽宁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作品展中初露头角,并获得了优秀奖。由于栗粟拍摄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纪实性,在他出席辽宁省青年摄影家影展颁奖典礼那段日子里,有幸得到了因拍摄希望工程而享有盛誉的谢海龙等我国著名摄影家的“真传”,并建议他把相机聚焦于纪实摄影。从此,栗粟更加坚定了走纪实摄影的道路。
“用镜头记录生活的表象,用灵魂了解生命的真相,用摄影作品表达自己思想。”今年3月15日,栗粟向记者说出了他对纪实摄影的理解。谈起《矿工兄弟》的创作灵感,栗粟告诉记者,之前他看到过很多关于“矿工”题材的摄影图片,大多都是表现矿工辛苦劳动的一面,很少有表现矿工兄弟开心的一面。
“矿工是在危险线上讨生活的一群人,他们什么时候最开心?我想那应该是在矿工安全出井的那一刻,因为那一刻矿工在井下的劳累和心理压力全部得到了释放。”自此,栗粟萌生出要拍摄一组幸福的矿工兄弟的照片。
两次入矿区都以失败告终
2009年6月,栗粟开始四处联系丹东境内的煤矿老板,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完成《矿工兄弟》拍摄,但每次在电话里没等自己说完,便遭到对方的拒绝。
7月的一天,栗粟带上相机,决定不请自去,亲自赴一趟矿区。“当时是下午1点左右,在一处私营的煤矿井口处,一名矿工正往外运煤,不远处有两名矿工从事着筛煤工作。当我刚拿出相机准备拍摄时,一名矿工拎起镐头便朝我走来……”栗粟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在这名矿工漆黑的脸上透露出一股既警觉又恐惧的神秘感。
“你是干什么的?”矿工盯着他看了很久,吐出一句话。
“我是省摄影家协会的,来拍几张照片……”栗粟急忙解释此行的目的,但还没等话说完,便发现身后又上来了两名矿工。
“不行,这里不让拍照片。再敢拍,就把你的相机砸了……”
栗粟见矿工的表情都很严肃,只得收起相机,离开矿区。
一个星期后,栗粟第二次来到这个矿区,在矿井处正巧碰到了煤矿老板,在费了一番口舌之后,煤矿老板才勉强同意他在井口处拍摄,但不允许四处走动,不允许多问,否则没收相机。
栗粟向记者回忆说,当时井口外就三四个人,一个在运煤,其余的人在筛煤。后来,他才知道,大部分矿工在井下作业,每天上午9点,他们带着盒饭进井,直到下午4点才出井,所以白天井外很少能看到人。
“由于井外矿工都有抵触情绪,几张照片拍下来后,我发现每名矿工的表情都很生硬,甚至略带些愤怒。离我想拍摄开心矿工兄弟的最初设想相差甚远。当时,我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获知矿工“三部曲” 拍出心中好片
几周后,栗粟第三次来到矿区。中午,在山下一家饭店吃饭时,再一次偶遇了煤矿老板。一番深谈,煤老板逐渐被栗粟的诚心所打动,透露出矿工出井后的“生活三部曲”。
“矿工出井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抽烟。矿工在井下忙碌了一天后,出井的那一刻,正是矿工们心情得到放松的一刻,此时点上一支烟优哉游哉,这也是矿工多年来养成的习惯。第二件事,洗澡。第三件事,回家。”栗粟对记者说,这三件事被矿工们笑称为“出井三部曲”。此外,他还得知,当天正巧有一班矿工下井作业,下午4点,10多人将集体出井。
栗粟在山下买了一条烟后,便急忙赶到矿口守候。下午4点,一个个黑影从矿口走了出来,黑皮肤、黑衣服,只有牙齿和眼睛是白色的,栗粟被眼前这一景象所震撼。
“快去拿烟。”几名矿工开始嚷道。栗粟瞅准时机,急忙将事先准备好的香烟递上,矿工们看到香烟,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栗粟对记者说,他的这一举动,立刻拉近了与矿工的距离,矿工们不再有抵触情绪,也不用手遮遮掩掩了。10多名矿工聚在一起,便抽烟便谈论着家事,一种开心和压力得到释放的神情在漆黑的脸上油然而生。
“当时,我心情顿时激动起来,快门声不断……”栗粟说,那一刻,他立刻意识到,拍到了心目中理想的好照片。那种拍到好照片的感觉,是他从事摄影工作的四五年里,从未有过的一种成就感。
矿工洗澡照片 今后不会再拍到了
洗澡,是出井矿工所要做的第二件事。在矿工的休息室里,栗粟看到,这间休息室仅有六七平方米,每名矿工都有一个衣柜,衣柜的上层装着上班时的便衣,从衣服的时髦程度,可以看出矿工们在当地农村的收入算是比较高的。衣柜的下层用于存放下井的工作服。矿工的浴室与休息室相邻,约有10平方米的面积,但浴室里只有4个浴头,10多名矿工需要排队洗澡。
“我拍几张你们洗澡的照片,放心不拍敏感部位……”栗粟的这一请求,却遭到了矿工们的坚决反对。
“洗澡的照片肯定不能让你拍,这要是被村里的老娘们看到了,我们还哪有脸面在村里走动啊……”矿工们表情严肃起来,将栗粟赶出了浴室。
栗粟向记者回忆,当时浴室内不断传出说笑声,矿工们这种安全出井后的愉悦情感正是他所苦苦追求的影像。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还是拉开了浴室的窗户,迅速按下了相机的连拍快门。
“这种真情流露的照片,我想今后不会再拍到了,因为这些来自附近农村矿工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今后即使他们很配合,也不会有这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笑容了……”
9月1 9日,栗粟拍摄的这组《矿工兄弟》入选了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12月5日,《矿工兄弟》又入选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栗粟对记者说,今后他还要坚持走纪实摄影的道路,目前他准备出本《丹东人》摄影专辑,通过拍摄丹东老区人、新区人、凤城人、东港人和宽甸人的风貌,将丹东日异月新的城市变化反应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