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2月25日,恩施州两会上,该州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委员姚本驰大声疾呼:恢复巴东的裸体纤夫文化,由此引起社会热议。在他看来,三峡蓄水之后,神农溪的自然景观受到了很大破坏,只有恢复神农溪的裸体纤夫文化,才能弥补景区的不足,让它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景区。同时,他还建议由县长第一个裸体拉纤,鼓励和带动纤夫将裸体拉纤变成一种每天或隔天看得见的常态,不仅可以消除纤夫们害羞的顾虑,而且还可以达到极佳的宣传效果。(3月9日《长江商报》) 又是一个具有艺术创意的建议。这建议可不可行本来就存在争议,根本无法统一。有趣的是,在恩施州两会上没炒够,又在全国两会期间拿出来“回回勺”,可见,不光姚本驰委员有创意,相关媒体脑瓜筋也够转儿,不能不令人佩服。
裸体纤夫曾经是长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它的出现和存在也是有其社会背景的。旧时的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生活条件艰苦,为了养家糊口才去干这个出苦力的活。纤夫所以要裸体,与其劳动环境有关。拉纤是个力气活,容易出汗,如穿着衣服拉纤,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很快就会被磨破。另外,拉纤时要频繁下水,时间上容不得宽衣解带,而且频繁更衣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纤夫的“裸”不是现在所说的艺术的“裸”,而是方便劳动。如今纤夫这一行当的消失,完全是水上运输条件改善的结果,裸体纤夫的消失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进步。
如果非要上升到文化层次说事,纤夫文化绝不是裸体文化,而是一种苦难文化,这种文化的精髓也应该归到“劳动人民与大自然的抗争”的精神上。那么,现在姚本驰委员等呼吁裸体纤夫,也打出了恢复和传承神农溪裸体纤夫文化的旗号,并称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景区的不足,将神农溪打造成世界著名景区。如此构想,恐怕只有纤夫卖身挣钱进而帮助当地政府拉动GDP的功利目的,能叫人看出传承什么,弥补什么?在当代纤夫眼里,只有挣钱的概念——“只要游客有需要,而且愿意付费,大多数纤夫还是愿意裸体拉纤的。”,而且给钱也不是真的拉纤,而是做拉纤状象征性地表演几个动作,供游人拍照当背景,哪有半点“与大自然抗争”的意思?
查看相关报道,湖北省旅游局官员曹祥本更有新观点:恢复“裸纤”是对先辈的尊重。哈哈,对先辈尊重?能不能不扯淡!真要是尊重先辈还能让纤夫“卖身”帮你们赚钱?找能引起争议的掠奇噱头炒作,是当今一些城市尤其是以旅游为主城市宣传的一个惯用招法,从经济角度看,也无可非议,可偏要拿什么文化当幌子,这岂不是污辱人们的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