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妖里妖气、少儿不宜的新版《西游记》雷倒众生

煤炭资讯网 2010-2-24 16:19:07一事一议

今年过年无事,每天都看安徽卫视播出的浙版《西游记》。虽然这网上骂翻了天,但龙猫却看得津津有味。有味是有味,但看来看去,觉得这片头虽然注着吴承恩,但内容实在不像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人家天生石猴却有父有母,兄弟姐妹干的湿的一个都不能少。唐僧师徒个个都和妖怪有一段暧昧史,不但有见诸于原著的“猪八戒背媳妇”,还有自编的“唐僧跟女儿国国王谈恋爱”,还有孙悟空、三太子暧昧不清,还有“蜘蛛精爱上了沙师弟”,这仙凡都不免俗,同性恋带上三角恋,显得很时髦。唐僧摆脱了“愚氓犹可训”的脸谱,不再迂腐呆板了,变成了聪慧狡黠的假“卫道者”,口齿伶俐,不但“道义”、“正果”不离口,也经常舌战群妖,还动不动做些对佛法的与时俱进之举,俨然一个古代的赵本山,忽悠地这些妖怪们经常找不着北;孙悟空满口脏话,看不出有什么真本事,倒动不动打滚撒泼,不像是一个求正果的仙家,美猴王不美也没有了王气,只剩下了一个泼猴猴,倒像煞街头的泼皮无赖;这猪八戒除了好色的臭毛病不改之外,另加了一项新能耐,那就是学会了脑筋急转弯,不管什么情况下专门拆孙悟空的台;木讷的沙僧也学会逞口舌之利,能耐不见长,倒学会了不甘寂寞抢主角的镜头,时不时地来上一点冷幽默。再看看这正道的仙道佛和妖魔鬼怪的塑造,每个妖怪都是那么的有情有义,而每个神仙却都流里流气,妖没有妖气,神全有一股骚气。妖怪们本来也都不想吃唐僧,只不过是藉此来提高自己“知名度”和“身价”的由头而已,而最后的结果要么是自杀得以成仙了道,要么是被某个神明带走修行,这“正果”的获得要比唐僧师徒容易得多。直让人觉得,要想成“正果”,还是当妖怪的好。至于原著中妖怪由驸马变王妃,妖怪、仙家几乎人人都有芭蕉扇,一切都看导演的心情来编制。

龙猫看过多遍吴承恩的《西游记》,也看过多遍央视原来的《西游记》,甚至动画版的,香港的大话版的、美国版的、日本版的形形色色的《西游记》,都没有这浙版的《西游记》这么的令人奇异。直看得这电视里没有什么妖怪,这导演和编剧制片们才是大大的妖怪呢。

后来看了《搜狐》的一篇专访,这孙悟空的主演费振翔“坦言”这样才能显得更加“与时俱进”——“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问题”。龙猫虽然年纪偏大,但自诩为还不是老脑筋的人。这《西游记》虽然是经典,也未必就一点都不能改动。就像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可以见仁见智。但就像“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一样,这理解不能太离谱,必须建立在忠实于原著精髓的基础上。什么叫原著精髓?一方面是原著的主题,一方面是原著的基本故事情节。这《西游记》本来就是神魔小说,主题本来就是正邪大战、邪不胜正,古代的“社会现实问题”最多也只能曲线反映,不可能成为什么“主题”。而且古今情况不同,现代的“社会现实问题”更不可能成为什么“主题”;这情节随心所欲,相当部分原著中连影子都找不着。既不忠于主题也不忠于情节,这根本不叫什么改编,而只不过是想用原著的旧坛子来装自己的新酒,实际上是在宣告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创造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希望挂羊头卖狗肉,借助原著来骗吃骗喝。估计吴承恩地下有灵,也得气得吐血而死不可。
经典的美就在于其固有的时代的和谐美。看经典作品要的就是那种古朴的美,是否与时俱进不重要,加入了太多的现代生活元素就破坏了原作品。老版《西游记》从筹划到选景到上映,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因素的干扰,人物语言符合个性,动作自然,情节设置基本忠实于原著。而新版《西游记》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打磨,猴屁股坐不稳冷板凳,如何能取得什么“正果”?无论是人物语言、动作、情节设置等,都与原著有着明显的差距,孙悟空和妖怪之战就像黑社会火并一样,确实没有脸谱化,但也缺乏一种正义战胜邪恶的必然感。故事是原著的故事,但表演效果、人物造型和部分语言,跟原著的节奏有偏差,很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孙悟空可以有父母姐姐妹妹妻子情人,唐僧太风月感,大悖原著。当名著“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时候,当“一切向钱看”成为主题的时候,这《西游记》的境界就决定了永远只能是一个“山寨”。编剧和导演都不想得正果,这作品好有什么正果可言?

看惯了当下的各种翻拍,大不了都拉上几个帅男靓女的明星,在情色和清纯之间走“钢丝”,大玩暧昧,靠美色来维持“收视率”,电影电视衍变成了广泛范围的“行为艺术”。虽然说不上多么的低级趣味,但也绝对算不上什么高尚的“艺术”,好像观众没有这口就不能活了。既然说《西游记》缺乏现代含义,为何不自编一个剧本,好好阐述阐述自己的“现代观”,何必要把一个历史名著搞得不伦不类。
新版猴王就扮演了一只猴子,老版猴王演活了一个猴精。新版孙悟空缺乏灵气多了妖气,出来“雷人”,还自谦自己不是“雷公”。猴哥一张嘴:“出恭”,这整部电视都带点出恭的味道了。场景拍的太现代化,人物拍的太妖气,情节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让人看着就不舒服。不塑造风尚,但是也不能引导恶俗与堕落,还自以为是潮流。既然是翻拍原著,就认准自己的身份,不要把自己看得像救世主般的“伟大”。 原著是不能随心所欲篡改的,因为它是历史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孙悟空本来就是猴,没有猴气还说是现代化,这一部新版的与旧版相比难看。难不成“与时俱进”,就必须抛弃原有的基本主题么?按照“与时俱进”的逻辑,这唐僧和徒弟应该开着“法拉利”,靠着GPS系统精确定位,然后酒足饭饱之后,潇潇洒洒地去西天取经。这是《西游记》吗?这是新版的《济公传》。

经典一旦沾染上商业化的痕迹就难免会变成垃圾,商业化的作为下只能以金钱来衡量。金钱与艺术、经典之间差距太大了,这编剧们、导演们、制片们黔驴技穷,自己江郎才尽或者本来就没有什么“才”,但偏偏却很有点臭“财”,只能靠糟蹋经典出位,
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已经被所谓“娱乐”践踏得满目疮痍了。 其实不是说经典永远无法超越,记忆高于一切,主要是老版拍时候是为了演绎名著,新版拍了是为了赚钱,两者是本质的区别。你再超越再创新,你别忘了你拍的是《西游记》,你演的就是古时候发生的事情,就遵照原著的刻画吧,什么用新的方式,另一个角度演绎一类的全是屁话。要么你就跟大话西游似的,以其做背景,演绎新的故事,也行。故事你编不出来,又不遵照原著刻画人物,就知道拿现成的改,改的还特别烂,换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

烂拍,这是当前的娱乐圈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美其名曰迎合观众,说穿了还是为了钱,作者都是“钱名利”。这安徽卫视逮住了《西游记》这块“唐僧肉”,这广告费大赚特赚,不但片头和片尾的广告铺天盖地,而且每集播出期间,这广告随时都能蹦出来,一眨眼之间这妖怪变成了周杰伦,孙猴子变成了陈红,只看的你一愣一愣的。不过这叫周瑜打黄盖,你不愿意自可以不来。

忽然不合时宜地想起了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如今僧也不是什么“愚氓”了,变得精灵古怪的;妖虽还为“鬼蜮”,但比人还有情有意,吃着你的骨头还自有一番不得已的“大道理”;而这“金猴”最多不过是一个皮鞋的商标而已,紧箍咒戴的越来越紧,很难有什么作为。现实生活中领导们已经“与时俱进”了,人家喜欢的是八戒,宠幸的是白骨精,排斥的恰恰是“大圣”。这大圣不符合现代人的观念,看来还只能是回花果山去做个山大王去。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花果山未必就能还是大圣的乐土吧?


来源:中国龙猫的博客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