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峰:“批春晚”已成公民娱乐盛宴 |
|||
煤炭资讯网 | 2010-2-21 8:26:26一事一议 | ||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虽被称为鸡肋但依旧风光无限,6.5亿广告收入即可窥见其价值并非鸡肋,毕竟广告主不是傻子,谁会为鸡肋买亿元大单呢?实话说如果央视这春晚真不播了,年夜里还真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垄断也能出感情。往年的春晚还会留下点所谓“名言”,而今年的春晚却黔驴技穷的套用了一些过时的网络语言,创作者可能以为这样能在网络时代和网络主流们“打成一片”,不仅造成网民们不买账,还丢失了不少老主顾(老年人压根就不明白那些网络语言的真实含义,我则成了爷爷的翻译);本山大叔的小品除了告诉观众他老人家身体还挺得住之外,别无新意,老是拿东北农民开刷显然过时,农民兄弟早已进步,不再是那种疙瘩时代了;刘谦的魔术表演也许真享誉世界,但放央视舞台上就成了表演骗术。 春晚一直是央视的独门绝技,自诩为正派权威,一切旁门左道(卫视版、山寨版)皆不入流,文艺晚会这种需要百花齐放的玩意硬生生给玩出个垄断,且一玩就很多年,连演员都跟着玩垄断,垄断从来就不会有进步,在21世纪的今天,不进步就只能挨批,脸皮不够厚的是不能玩垄断的,这点春晚剧组可以堪比中石油、中石化。 从春晚落幕开始,对春晚的批评就如钱塘江的潮水,网友们精心比对央视的各播出版本,甚至将视频一帧一帧的分析,细心的揪出各种“马脚”,依然一场新的春节娱乐盛宴,从春晚总导演金越回应公众批评的话语里,我们虽未见到“接受”与“姿态”,但也不见以往熟悉的“打压”。这些批评看似是对节目的挑剔,实际是对权威的挑战,是对垄断者无视民意的还击,这些批评在警告春晚剧组,粗制滥造已经无法满足公众,植入广告也忽悠不了公众,一群托表演的叫骗术不叫魔术(参见街头骗局);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每年的春晚筹备到演出历时大半年,无论是筹备费用还是广告收入,均来自纳税人,晚会不仅要办的精彩,还需花的明白;凡此种种皆是公众批评的目标。春晚从过去的代表权威正统,沦落到今天的人人揪而批之,其实正是中国公民社会的进步,人们从传统的看春晚,到今天的批春晚,反映出的却是中国民智的开启。 批评被称为武器,取代了冷兵器和热兵器,当今的中国已经迈向宪政时代,公民自然也就无需兵器,而批评则是公民权利的具体表现,是否容许批评则可窥见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今天的这场“娱乐盛宴”是否会开启未来的“民生盛宴”,需要的是睿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