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龙:广州为何受到网民的称赞? |
|||
煤炭资讯网 | 2010-2-18 7:58:00一事一议 | ||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要给市民送上“亚运大礼包”以感谢市民对亚运工程的支持和体谅的新闻在羊城晚报刊出后,一下引来千人动口又“伸手”。质朴可爱的广州市民不会去跑官要官,他们索要的无非是市政建设不要扰民、堵车问题尽快解决、社会治安能更好些、亚运期间放个小假、亚运门票打个折扣、外工子女少点学费之类的基本民生礼物。这些礼物市长能给多少我们尚不清楚,但他要给市民一个交待,因为交待本身也是献给热心市民的一个礼物。 经过广州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和人大政协代表的强烈要求,广州市政府实际上已经在陆续派发礼包:一些被包裹数月的“蒙面楼房”露出了新颜,一些梗塞很久的“盲肠道路”打通了关节,一些挡道多时的“金戈铁马”淡出了视线,一些计划已定的“垃圾坟场”改换了地方……广州市长多次对市民道歉向媒体求情,体现了传媒客观传播、民意正常释放所带来的良性互动。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多次流传对广州的溢美之言。许多外地网友感叹,同样是迎接或承办某个大型活动而大动土木,但那些地方的媒体就无法传达民众的声音,而广州的媒体却能担当政府的闹钟。山西作协副主席哲夫昨天在新浪微博发帖说:“一位导演朋友的发现:我发现共产主义在广州这边已经实现了!而且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广佬的心中!人人有茶饮,家家都挣钱!远离政治,没有世界观。不亦乐乎!”这个表扬有点过度概括不太准确的帖很快就有160多次的转发和近百篇的评论。一位身在美国的网友RaymondTang说,现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最好的就应该算是广州了。他还称赞广东的媒体有良心,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说广州人没有世界观太苛刻。…… 十分有趣的是,广州的媒体对市政府传播了一些所谓的“负面新闻”,而广州掌权者的形象反而更好。这就是传播学上的“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个人和群体能够允许人们说三道四并且知错必改时,就说明他们有足够的自信,是真正的强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阿伦森通过试验发现,完美的人既不存在也不讨人喜欢,因为他们让人无法接近;那些有能力又会犯些错误又能承认和改正错误的人,反而赢得人们的广泛欣赏。1961年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遭遇“猪湾惨败”,他勇敢地承担了全部责任,经盖洛普民意测验,他的声誉反而因此大为提高。阿伦森把这种现象称为“犯错误效应”。 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作为庞大的管理机构更是难免有错误造访。强大自信的机构和个人总是乐于倾听逆耳之言以防在浑然不觉之中堕入错误的深渊;而脆弱者总是无法接受报警,总想给人们的嘴巴贴上封条。这样做的结果是逼着人们由口诉变为腹诽,日积月累的情绪积压最终可能借某根导火索而爆炸。当然,对批评者而言,批评必须是善意的;善意地对待善意的批评,才会达成官民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赶在广州市长派发礼包之前,我用上述这些话先向市长和他的团队回礼了,请你们笑纳。祝你们春节快乐!同时让市民每天都像在过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