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明:纪念毛主席“开发矿业”题词60周年 |
|||
煤炭资讯网 | 2010-2-17 12:07:27厂商在线 | ||
2010年2月17日,是毛主席为一位学习地质的留苏学生题写“开发矿业”四个字的60周年纪念日。 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在出访苏联期间,在中国驻苏大使馆接见了使馆工作人员和留苏学生代表,并欣然答应为同学们题词。一名叫任湘的同学,顺手拿了一张使馆便笺纸,递到毛主席面前,当毛主席得知他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学习地质时,毛主席略加思索,便用钢笔在纸上题写了“开发矿业”四个大字。 本人曾为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总机械厂、中原油田、江苏油田、北京京煤集团、山东华宁矿业集团、山东金洲矿业集团、中平能化集团易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前岭煤矿等与矿业有关单位,提供过企业文化或安全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等咨询、培训服务;最近,又在为我国最大的矿山架空索道((俗称“猴车”)生产基地——长沙正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 结合本人多次为与矿业有关的单位提供咨询、培训服务的经历,今天重温毛主席的“开发矿业”题词,我认为,毛主席当时的“开发矿业”题词,蕴涵着两种关切之情: 一、蕴涵着毛主席对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关切之情: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矿业基础十分薄弱,年产钢只有15万吨,原油12万吨,原煤3200万吨,水泥66万吨。没有矿业,就没有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开发各种矿藏资源,加速新中国矿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毛主席所关切的。 二、蕴涵着毛主席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切之情: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急需各种人才。没有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的队伍就缺乏战斗力,如何引导留学生及其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尽快学有所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将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伟业上来,是毛主席所关切的。 毛主席的“开发矿业”题词,不仅蕴涵着上述两种关切之情,而且还成为那个火红的岁月、充满激情的年代里的一个号召,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力量,一方面,激励了留苏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们学好知识,准备投身于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另一方面,激励了新中国矿业工作者大力开发矿业,促进了新中国矿业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国的各种矿藏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继续按照毛主席60年前“开发矿业”这一题词的号召及其内涵,开发好、运用好、保护好我国的各种矿藏资源,同时,毛主席的“开发矿业”题词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我们也更应珍惜好、开发好、运用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刘先明,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40多家单位借鉴了其研创的精细管理工程;首创了“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首创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并赋予其科学内涵。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师、中国十大培训师;专长于为企业提供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等咨询、培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