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勇立舞东风 |
|||
--记神宁集团2009年发展建设先进单位枣泉煤矿 |
|||
煤炭资讯网 | 2010-2-1 23:41:48通讯特写 | ||
帷幄运筹经天纬地,战略规划谋远图强。 2010年1月29日,从神宁集团公司召开的2009年度发展建设表彰工作会议上再次传来喜讯:枣泉煤矿获得神宁集团“2009年度发展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是枣泉煤矿继荣获集团公司2009年度文明单位、“四好”领导班子、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平安模范单位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2009年是枣泉煤矿西翼采区开工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枣泉煤矿建设“千吨大矿”至最为重要的一年。作为神宁集团重组后新建的第一对特大型矿井和主力矿井之一,枣泉煤矿的发展建设,对神宁打造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的发展战略举足轻重。
2009年,枣泉煤矿为确保完成基本建设指标,实现西翼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矿筹建处在年初就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就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本年制约工程进展的矛盾线进行梳理,确定了2009年工作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单位力量配置、主要工程进展情况和工期倒排情况,编制了2009年接续计划、节点工期控制和供图计划,统筹安排三类工程。每月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工程接续计划,确保节点工期控制科学、合理。同时制定《枣泉煤矿西翼采区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监理管理办法》、《西翼区地面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了西翼区建设各方的责、权、利和建设程序,做到用制度管理,按制度办事,形成正规的管理模式。
2009年4月份,西翼区11201工作面回风巷、辅助巷、胶带巷施工巷道出现顶板压力大,支护困难,断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工程进展缓慢等问题。该矿筹建处干部员工不等不靠,想办法找措施,成为宁东矿区第一家大胆采用超前泄压炮和北京科研所设计的新支护工艺的生产矿井,成功解决了三条顺槽施工进度缓慢、支护困难、安全形势严峻等难题。从6月份起,三条顺槽掘进进尺不断刷新,月最高进尺均超过400米,一举扭转进度、安全、质量管理形势严峻的局面。同时新施工工艺和支护方式在西翼区的成功实施,也为宁东矿区同等条件的巷道的支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枣泉煤矿在西翼区建设中强力开展施工大会战活动,订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施工单位实行重奖重罚,严格兑现奖惩。对矿、土、安三类工程交叉施工的工程,提前着手、提前安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通过施工会战,主要工程进展迅速,西翼区回风斜井提前17天施工到位,主斜井与回风斜井提前41天在950车场贯通,11201回风顺槽,抢回近2个月工期,与9月份施工到位。为提高施工进度,通过合理安排工期,缓坡副斜井地坪打设地坪3050米,确保缓坡井每月进尺保持在200米以上,最高进尺记录达300米以上。1225车场、1142车场、950车场、11采区变电所巷道、11201工作面机辅巷全部安全、准确贯通,总计贯通10个次,期间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千万吨标杆矿井的根基!枣泉煤矿筹建处在西翼区建设中狠抓现场质量管理,将集团公司及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模式引入西翼区的日常管理中。建立了建设单位周检、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现场监督检查管理体系,严肃查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自开工以来消灭了各类人身事故,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矿建工程优良品率达到80%。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针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随意,不规范问题,矿筹建处积极将矿本安管理体系引入西翼区安全管理,风险源辨识及风险源管理标准及措施全部按照矿本安体系掘进部分执行,要求施工单位从管理、培训、现场等多个方面逐步开展本安体系管理,尤其是班前会中,必须开展风险源辨识,施工现场悬挂风险源辨识牌匾。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的进场、施工人员的配备、施工现场的管理等全面启动闭环管理模式。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加大投入完善“三条线”、“双风机、双电源”建设。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安全形势逐步好转。截止到2009年年底,该矿基本建设一、三类工程进展迅速,基建指标超额完成,全年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煤海潮涌千帆竞,风起枣泉万象新!
2010年,枣泉煤矿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审时度势,突出“优化、完善、对标、提高”的安全工作方针,以本安体系建设为主线,认真开展“制度贯彻落实年、矿井系统完善年”活动,以“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建设枣泉特色标杆示范矿井”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安全生产原煤760万吨为奋斗目标,用火热的激情共同迎接枣泉煤矿跨越式大发展春天的到来,用昂扬的斗志共同谱写神宁集团“科学发展,对标一流,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