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明:效益从何而来,对阳煤五矿制修中心节支降耗增效的调查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1-3 16:54:48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山西阳煤五矿 阳煤五矿制修中心现有员工93人,其中大集体员工87人,管理人员6名。各占制修中心员工总数的93.55 %和6.45 %。五矿制修中心担负着全矿坑代品的加工、金属网的编制以及回收材料修复使用的任务。五矿制修中心在集团公司主体矿物流系统中是唯一一家对井下回收物品进行精加工的单位。2009年制修中心月产值达到227.25万元,2010年6月份月产值达到312万元,创出了制修中心成立以来的新高,今年产值有望突破3000万元。 一、阳煤五矿制修中心产生的原因。 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资供应中,井下需求材料物资供应中大型材料和配件占的比重较大,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一些配件损坏后组织周期较长,直接制约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一是如何让易损配件备用充足保证供应,服务安全生产,特别是针对一些小的易损配件一旦损坏组织的周期长且经济又不划算的情况,如果能够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按照绘制的图纸进行自己加工既方便又合算,二是将一些从井下回收回来部分还能够利用的大型材料进行修复使用,既节约了材料又节省了资金,可以说是两全齐美的事情。五矿领导也正是出于节支降耗提效这一重点工作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五矿制修中心于 2003年7月份应用而生。 二、阳煤五矿制修中心成功运作经验和做法。 1、自制井下易损的材料(配件),满足井下生产需求。 满足井下生产需求是制修中心的重点工作。他们加工井下需要的坑带用品,如铁托板、小件的加工制作。对易损的配件提前加工备用,做到有备无患,随用随取。比如井下工作面支护经常使用的托板,制修中心每月加工量达到5000—7000件,每件(块)托板为3.7千克,按5000件计算,每月加工托板的费用为:3.7千克/件*5000件*3700元/吨(1000千克)=68450元,加工每块托板的价格为68450元/5000件=13.69元,如果按照市场价20元/件(配件的市场价一般都比较高)组织计算,月加工托板费用为20元/件*5000件=100000元。每月自制加工托板费用节约资金100000元—68450元=31550元,每年节约资金31550元/月*12月=378600元。 2、自编井下需求的材料,减少材料成品组织费用。金属网是井下掘进开拓工作面的日常消耗用品,如果组织金属网成品,费用不仅高质量能否保证都需要经过使用才可以确定。五矿制修中心不等不靠,他们将组织回来的14#铅丝利用现有的设备和人员分三班进行自行编制金属网:现有3台金属网编制设备,每台编网机有3人作业,同时还有一名维护组长负责编网机的运行以及设备故障的处理,每班3台编网机同时作业,每日自行编制金属网达到1450—1500平方米,按生产需求保质保量地完成金属网的编制任务,一方面满足井下的生产需求节省资金降低了成本,按照每平方米金属网外购需要17.18元的市场价计算,制修中心每月节约资金:17.18元/平方米*1450平方米/日*30日=747330元;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矿富余待岗大集体人员的就业问题。 3、修复回收的大型材料,降低成本费用。加大对大型材料回收复用是制修中心的又一亮点。在回收到地面的大型材料中有许多的材料可以继续复用,大型材料尤其是配件更换后不经过修复直接上交集团公司供应部们则是一种浪费。因此将能够复用的大型材料再次复用于生产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如将一些可以再用的旧钢管焊接为井下需要的接头、开关架、地形棒、梯子等,将不能使用的铁棚制作成为铁托板以及锚索带上的短节,对一些损坏的拱(U)型棚、梯形钢经过电氧焊加工,修复后又可以继续使用。为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资金。仅梯形棚和短节月节约7100余元,年可节支85200元。杜绝了材料的丢失浪费,不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 4、建立井下物资修复周转站,实现修复后大型材料的资源共享。 如何让井下损失程度不大的大型材料尽快复用是五矿制修中心的又一工作重点。五矿在井下北翼废旧的巷道设立了井下物资修复周转站,对损失程度不大的大型材料进行修复使用,做到井上井下修复的有机结合,制修中心对一些管路、铁轨进行整修,经过修复加工后再次利用,并积极与大井的回收队配合,对各队回收复用的情况做到统一管理,这样既节约了大型材料上井修复的时间提高了利用效率,又节省了运输费用。修复后的大型材料能够及时满足井下队组的需求,实现修复后大型材料的资源共享。 5、实行计件工资的激励办法,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以及工作主动性。 在对员工的管理方面,五矿制修中心克服“工人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实行了员工计件工资的激励办法,体现能者多劳的分配办法,引入奖勤罚懒的激励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年初由人力资源部、计财部以及五矿物流中心三家共同确定制修中心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员工的收入标准。制修中心对员工的每项工作任务都明码标价:如对切锚索、割短节、打托板、制作棚、修理五小电器等均进行了明码标价。每个员工当日下来就能够算出自己今天的工资收入。计件工资的分配办法调动了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6、组织员工开展学练比活动,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 制修中心在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方面肯下功夫,一方面他们要求员工要严格落实规程措施正规作业保证加工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在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学练比劳动竞赛活动,09年7月和10年7月组织了电、氧焊工等工种的技术比武,给员工提高业务技能搭建平台,鼓励员工掌握多项技能干好本职工作。 三、产生的效益。 五矿制修中心成立8年来,为矿节支降耗增效做出了可观的成绩。年产值达到2600万元—2700万元,月产值实现300万元(2010年6月份产值达到312万元)。而作为矿的修复大户机运区的修配队的月产值仅为30万元。通过数据对比一目了然。制修中心2008年产值达到2488万元,09年产值达到2727万元,2010年产值计划2500万元,1—10月份累计达到2665万元,有望突破3000万元。(制修中心在制作金属网、铁托板等原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扩大修旧项目和小件制作项目,今年1-10月份完成产值2665万元,全年计划2500万元,完成全年产值计划的1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