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后的崛起之路——写在萍矿集团高坑矿破产重组10周年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1-27 22:15:22头条 | ||
张善清 这里,心不再恐慌; 这里,事业又在兴旺。 昨日,破产让人们对未来揪心,失落、彷徨和无奈相互交识; 今天,发展让矿区归于宁静,幸福、喜悦和快乐无处不在。 历经磨难和阵痛的江西 萍矿集团高坑矿,用十年磨一剑的励志和豪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正充满自信的走向未来。 我们深思细想,高矿究竟依托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几近关闭的矿井,平稳地走过10年,并继续谋划着今后的20年、30年?当我们踏上这块神奇而普通的土地时,不得不对高坑矿作一番新的审视—— (一) 大井,曾是高坑矿的代名词。这里曾经聚集着8000多职工,每年100多万吨煤炭从这里运往四面八方。这里曾富甲一方,在经济短缺年代,有人说:“高坑矿一发工资,全镇都闻得到肉香”。如今的大井,冷清凋敞,老矿部就象木纳的老人,忠字馆和矿区牌坊,只剩下残垣断壁,时间是那么的喜新厌旧,把昔日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遗忘,让人很难想象这里走出过共和国的省长、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动模范。 高坑矿创建于1936年,1954年续建,年设计生产能力50万吨。然而,自矿井投产以来每年的产量从未低于100万吨,是萍矿的绝对主力。江南第一大矿的光环足足照耀了高坑矿近半个世纪。 违背客观规律总要受到惩罚。长期的超负荷开采,使矿井过早进入了衰老期,“江南第一大矿”的光环悄然暗淡。从1989年,高坑矿年产煤炭每年以7万吨递减,到上个世纪最后几年,年产量由最高时的155万吨下降为20万吨左右,这是令每个高坑矿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因为它与5000多职工的命运紧紧相连。从此,高坑矿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高坑矿每年亏损2000多万元,职工月工资仅有一二百元,即使在井下一线也只有四五百元,逢年过节申请困难补助的达1000多人。迫于生计,不少职工在大井上了班,再到小煤窑上班。这时期到外打工的青年妇女达3000多人。高坑社区副主任曾惠萍说:“当年高坑矿职工能挺下来,与3000多职工家属在外打工有很大关系,她们不仅为家庭也为企业承担着责任。沉重的社会负担迫使高坑矿走上了破产程序。2000年初春,刚刚踏入新世纪的高坑矿,在人们的担心、期待、希冀中实施了破产重组。 (二) 破产的根本原因是资源枯竭。根据专家的结论,以现有的煤量,高坑矿顶多还能维持3—5年。这一结论,如山雨欲来着实让人心慌不已。能调的、能聘的、能走的都走了,怎样把留下来的人稳定下来?这是摆在破产重组后高坑矿党政面前的首要课题。 发展是稳定人心、稳定矿区的主题。坚定信心,重视人才,向老墟找煤,向断层带找煤,稳定生产,把效益搞上去。通过精心组织,月产量由破产时的1.5万吨提高到2万吨,灰份由60%下降到45%,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到2003年,经历了长时间亏损的高坑矿开始有了盈利,井下职工收入由几百元提高到了1000多元。 为应对生存危机,高坑矿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利用井下喷浆技术组建边坡绿化公司,对建筑队、机修厂、职工食堂实行服务市场化,对内对外拓展业务。积极参与焦化厂的建设,向焦化厂转移剩余劳动力和建立产业服务关系。这一系列运作的目的就是让职工有岗可上,有钱可赚,安居乐业。 破产后,高坑矿把拖欠了几年的保健费、值班费、降温费等多项费用补发给职工。高坑社区对破旧的居民小区供电供水管线和钢窗铁门进行修理更换,对漏水的楼房进行翻修。2003年,高坑民主村平房改造全面展开,66岁的兰碧云大妈原来7口人住30平米的破平房,民主村改造后她搬进三室二厅96平米的新楼房,一提起二者的变化,就笑得合不拢嘴,感叹:“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让职工对企业看到了希望,悬空的心被稳定下来。 (三) 破产后的第一年,高坑矿年产原煤14万吨。这个数字再次让人心惊肉跳,这么点产量怎样养活矿区近万职工家属?没有接替的工作面,没有可采的资源,成了破产后发展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找煤成了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务。从破产重组以来,找煤永远是撇不开的话题。 “没有煤挖的矿井注定是要关闭的矿井”。这是矿长王文华的经典语录,这位毕业于淮南矿院的高才生,破除了高坑矿井只能开采3—5年的结论,坚信只要认真的补勘找煤,就定能将矿井开采年限延长10年、20年、甚至30年。他引入激励机制,重奖技术人员,把最优秀的人才都聚集到了找煤的行列中。从2005年起,以吴绍德为领军人物的生产技术团队,将封存了二三十年的图纸资料翻出来分析,模清高安逆掩断层分布规律,寻找煤层赋存的“蛛丝马迹”。先后开发了402、406、408、308、400、4300等盘区,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初,高坑矿给找煤有功的生产科奖励10万元,大大激发了技术人员在地质资料分析和补勘找煤的积极性。矿长王文华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人员的特殊劳动改变了矿井命运。” 破产重组后,高坑矿干部职工形成了三条刻骨铭心的共识:忧患意识、珍惜资源、渴望发展。从2006年以来,高坑矿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鼓励一职多能,一人多职的用工方式,把人力资源潜力发挥到极致,尽管年年有发展,企业职工人数未增反减,企业职工从2600多人下降到1900人,4年来减去了600百人,生产效益不仅未受到影响,原煤产量、企业利润、职工收入反而大幅提高。面对矿井资源枯竭的窘境,高坑矿把以前不屑一顾的仅有几公寸厚的薄煤层当成了“宝贝”,无论大利小利还是微利,只要有利的煤都采。高坑矿承诺:永远不搞短期行为。短期行为最遭人痛恨,因为它一害企业、二害员工。矿长王文华说:对找到的资源,那怕从石头缝里抠也要抠出来。近几年来,正是有了这种石头缝里抠煤的精神,高坑矿原煤产量从4年前的20多万吨,上升至36万吨,是破产之初的2.5倍,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1096元,是破产之初的4倍。 高坑矿人渴望发展,更渴望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产量年年提升的时候,高坑矿没有固步自封、骄傲自满,而是一心一意做优煤炭产业,延长矿井服务年限。2008年起,高坑矿就着手编制今后15年的发展规划。近年来,由于补勘找煤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构想更大胆,制定的目标更长远。不出三五年,高坑矿年产量达到50万吨并非理想,而是现实,因为高坑矿已经具备这个能力。数字对于高坑矿人来说总是那么敏感,50万吨绝对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数字。 高坑矿变了,或许有人说:一个破产矿井能变到哪里去?当你走近高坑矿实实在在的看一看整洁的井口,平坦的道路,绿茵的草地,五彩缤纷的花坛和充满自信的矿工,你会感叹: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落后的矿区,如今成了靓丽多彩的花园。以人为本,善待矿工是高坑矿变化的根本。高坑矿在开展标准化活动中,把改变矿区面貌,改善职工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加大地面设施的投入和环境的整治,“两堂一舍”档次有了质的飞跃,如今的食堂虽然没有大井食堂的规模,但是,环境好了,功能齐了,服务质量提高了,职工舒心了。宿舍宽敞明亮,床、被、脸盆、毛巾、茶缸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怪不得一些老矿工说:和以前相比,现在当矿工真是掉进福窝里!笔者相信,有高坑矿党政的坚强领导,有敢于吃苦、敢于奉献的高坑矿干部职工队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高坑矿工一定能不断改变矿山落后面貌、创造更新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