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艳:演绎新闻工作者的苦乐交响曲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0-12 16:55:30散文荟萃 | ||
刚到矿上时,我有幸成了队里的一名通讯员,因上学时在校文学社和记者站锻炼过,所以不久便在矿上很多新通讯员中崭露头角,第一次通讯员例会上,我受到了政工部领导的表扬和鼓励。就这句鼓励,让刚刚从内蒙古来到陌生城市、陌生矿山的我重新树立了理想,点燃了希望。我像一个充满激情的舵手,朝着自己的目标,沿着自己的航向努力着,奋斗着。五年后,我从一名普通工人走上了宣传工作岗位,开始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宣传工作。
专职干宣传工作两年多来,我感觉最难的不是写新闻,而是如何做好采访。记得第一次采访综采队拾金不昧的职工张涛和岩巷二队丢钱的李海,虽然我准备了几个小时,准备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题目,但当我们的照相机、录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紧张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问的问题也答得一塌糊涂,李海一听要采访他甚至说:“别采访了,我的钱不要了。”第一次采访就这样以失败告终。我深切意识到,采访我们的一线职工,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简单朴实,不想出风头,没有宣传意识,面对镜头更是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经过认真考虑,我决定改变采访方式。第二次的采访对象是机修队锻工房徐进朝师傅,我把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题纲后头天晚上就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第二天,我没带笔本、相机等采访用品,穿了一件工作衣只身跑到锻工房,一进门,我就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师傅正拎着大铁锤砸着东西,我说:“你好,请问你是徐师傅吗?”“是呀,小姑娘,有事吗?”“没事,正好路过,师傅你这是在干什么?”话题随即展开,我所有想了解的问题徐师傅都为我解释得清清楚楚。回到办公室后,我来不及脱下工作衣,就凭着记忆一气呵成写了一篇1500字的人物通讯《锻工房“炼”出的钢铁汗子》,因为已经熟悉,第二天我再去拍他的工作照时,徐师傅特别配合。三天后,这篇人物通讯登在了《矿工报》上,一个多月后,又刊登在《华矿安全报》上,当我把这两张报纸拿给徐师傅时,徐师傅激动极了,一直说这篇文章是他半辈子心血换来的。 从此以后,我更加坚定了这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好通讯也接连发表,更增强了我干新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烈日下我常拿着照相机穿梭在活动现场,抓拍每一个精彩镜头;寒风中,我站在高高的煤楼上,记录着筛选厂大修时的精彩瞬间;我跑到井口采访刚刚升井的矿工兄弟,忍受着某些人对我指指点点,说我吃饱撑得没事干;为了一个重要的采写任务,我把两岁的儿子锁在家里,回来时刚走进楼道就听到孩子可怜的哭声,那时我的心里是何等难过;我整天坐在电脑前没日没夜地写文章,眼睛一年近视了50度,还落下了久坐就会腰疼、脖子疼的毛病。但干宣传工作总是苦乐结合的,我会为一张张精彩的图片见诸报端而欣喜,会为偶尔发表一个头版头条而激动得睡不着觉,更会为发表到CN级报纸、杂志的某篇文章而感到自豪,我感动某个细心的编辑老师给我打来电话或者发来Email,告诉我文章已被采用,每次拿起自己发表文章的厚厚的剪贴本,自豪之感总会涌上心头,我总是抱着它愉快地想,也许若干年以来,我青春不再,才华逝去,但再回首翻开厚厚的剪辑本,我会感到欣慰和快乐,中间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天使,用爱见证着我成长的每一个足迹,为我的青春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记忆。 我自豪我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用自己对新闻工作的满腔热情,用屡次受挫从不言败的意志唱好这首苦乐交响曲。 作者单位:郑州煤电公司告成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