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品头”到“样板头” |
|||
山东淄矿埠村煤矿掘进二队工程质量创精侧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8 0:53:08通讯特写 | ||
2009年,山东淄矿埠村煤矿掘进二队施工过的12个迎头,全部达到动态工程质量矿验收精品头。年底,31513皮带道破天荒打造成本矿西区掘进样板头。他们工程质量创精的“杀手锏”是什么?“多亏了我们队的精益管理和精益操作。”掘进二队职工如是说。 精益管理 “质量管理在于严,胜诀在于‘精’;质量是安全生产之本,精益管理是成功信条;管理来自动态过程,质量取决追求不舍。”近日,笔者走近掘进二队,看到、听到的尽是精益管理的理念。 队长魏加春向笔者解释说:“真正的精益管理,就是超前想到、做到、跑到、干到。”据了解,掘进二队5名干部、7名组长都有一本涵盖“工作时间、工作质量、工作内容、自检考核”等项内容的工程质量精益管理责任小册子,他们在工作中按照小册子要求,对工程质量管理大到施工工艺、安全生产组织、过程控制;小到每一职工操作细节、执行“十要素”、工作清洁、物件码放、设备零部件完好等都一一把关。该队还依据矿《精品工程考核办法》,在工程质量自查考核上下功夫,每班一次由跟班干部、组长、兼职质量监督员进行质量考核,每周一次由队长牵头,采取组与组、工种与工种交叉互动自查的办法,促进了工程质量精益管理持续延展。全年12个月,区队互动自查49次,精品质量率达到98%。 该队在质量管理上,就像一条铸成的上好链条,没有任何环空,逼迫每个人质量自求精益。“一次,我快到314人车站了,突然想到3156下出口迎头新接的耙装机载绳绳结没有去刺,立马杀‘回马枪’。虽然上井时步行了五千米怨路,可防止了质量上的疤痕,要不这点质量毛病被自查出来,我们组就会栽跟头。”副组长叶连学说起本队的质量管理,心生感慨。 为防止质量管理“错台”现象,掘进二队积极推行补台机制,要求各组互帮人才、主动搭台,促使质量管理保持和谐。“在打3153下出口时,碰到落差2米、长10米的断层,因我们班一名打眼工有急事休班,造成打眼质量‘断层’,叶新华班主动派来一名打眼高手,帮助我们解围。”说起质量管理补台的好处,组长牛纪场显得激动。 精益操作 工程质量作为一种固体名词,不仅靠管理使其美好起来,关键要靠操作达到魅力效果。掘进二队在培养职工质量精益操作上,重点走好了“考核和激励”两步棋。 在考核上,实行“跟班干部、组长、骨干职工和一般职工”逐级责任考核制,若本组当班有1人(次)出现质量操作暗点,取消责任人质量工资,连带扣除组长和责任骨干职工50%质量工资。出现2人次操作暗点,取消全组人员当班质量工资。全月操作暗点次数最多的组,全组职工工资总额再降低10%,用标杆带动和经济杠杆撬动职工自主精益操作。另外,区队要求每个组推选3名骨干作为精益操作传授人人,并为职工配发了精益操作《袖珍手册》,使职工有了现场指导和随身携带的“老师”,促使质量操作自求精益。“以前,我们组因为被区队查出喷浆质量操作暗点,经常二次返工,白搭了工夫和材料,还要倒赔本。自2009.元月份区队推行精益操作机制后,喷浆质量次次都是精品,每月还可得喷浆料节俭奖1000多元。”组长李兆学说起精益操作的好处,如数家珍。 在激励上,开展了评先树优竞赛。按照区队精益操作要求,每班由组长考核出一名最优职工,由本组奖励;每月推选出7大工种精益操作品牌职工,由区队奖励。通过推选质量亮点,使职工精益操作蔚成风气。2009年,该队推选的张永国、李照军、王德国等7名不同工种的职工,已成为全队质量精益操作的‘霓虹灯’。“通过推行质量精益操作法,使职工形成了操作创优的习惯,打造了百米井下掘进迎头的艺术品牌。”党支部书记张兴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