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校长乔建永出席会议并讲话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汇报工作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王铁冠教授讲话
1月23日上午,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号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0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校长乔建永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王铁冠教授,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副校长姜耀东教授、中石油勘探研究院宋岩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蔡美峰教授、中石化勘探研究院院长金之钧教授、东北大学唐春安教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孙升林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林畅松教授等参加了会议。王铁冠主持了会议。
会议由彭苏萍主持。乔建永代表学校致辞。他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史和科研教学现状,指出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煤炭领域里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来,已形成一支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团队,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及其安全开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平台之一。2009年9月,该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建设期验收,2010年3-4月,实验室将迎来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评估工作,学校将一如既往对实验室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工作。他对各位专家对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发展献计献策表示感谢,希望重点实验室在各位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科技创新和高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就。
彭苏萍向学术委员会进行了2009年度工作报告和实验室评估报告,主要内容有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研究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实验室平台建设与经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他还就2009年度预备设置的23项开放课题和26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基本情况作了汇报。
代世峰教授、杜文凤博士、周宏伟教授、窦林名教授、王德明教授分别以“中国煤中微量有害元素和有益金属矿产研究”、“煤矿灾害源探测、识别、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裂隙/孔隙岩体形貌与破坏力学行为研究”、“煤矿绿色开采关键理论与技术”、“煤矿冲击矿压、瓦斯与火灾防治的关键理论与技术”为题,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代表性研究成果。
学术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彭苏萍的工作汇报,学术委员会对报告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并对实验室今后的工作方向给与指导。学术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评估准备提出了富有价值的建议: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作用,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实验室工作、合作研究;对实验室的标志性成果要进一步凝练,紧扣“煤”这个主题。
学术委员会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度开放课题进行了评审,决定对黄文辉等等21位同志给予开放课题经费资助;学术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2009年度大学生创新计划课题的设置。
王铁冠在总结会议时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了精辟阐述,对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在煤炭工业发展和建设中的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作用,在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