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煤市预测和煤炭紧张原因分析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23 10:38:49焦点话题 | ||
核心提示:北煤南运问题主要是指陕西、内蒙、山西的煤经铁路直接运输到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既不靠海,自己当地又没有资源的内陆省份的问题。 二、天津港煤炭下水的问题。 天津港本身具备了一亿多吨的煤炭接御和下水能力,可是09年天津港的煤炭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除了神华的专用泊位外,其他的泊位都几乎无事可干。如果说09年上半年因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煤炭市场疲软,到港煤量下降,集中保秦皇岛港还可以说的过去,但到下半年煤炭市场已极度紧张,秦皇岛港高峰时锚地的船已达二百七十多条时,为什么还不启动天津港这条通道呢?目前渤海湾里煤炭下水的最主要的港口就是秦皇岛和天津,如果天津港能正常运作,何至于拉煤的船都挤到秦皇岛,何至于今年的海运价秦港-广州由年初最低每吨二十八元涨至最高一百四十元,无谓地增加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成本,这都是因为大量的运力被白白地浪费在锚地里。 三、 各大电力企业的煤炭库存问题: 中国的电厂一般都以十三天作为库存的一般标准,很少有能达到二十天以上的,有些电厂曾经有一段时间提出为了减少资金积压,库存保持在七至八天的用量就够了。这就是中国的MBA比英美发达国家的MBA还要高明之处,而美国的电厂一般都将煤炭库存保持在四十天用量以上,到底谁更高明呢?我们就从来没有从新闻看到过美国有类似中国这样的临时性的、季节性的煤炭抢运、抢产的新闻。 而中国几乎年年有迎峰度夏之说,这两年又多了个迎峰度冬,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说这几乎可以说是笑话,更别谈什么高明不高明了。其实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电力企业的人并不真的着急,他们自己并不缺电用,真正急的是政府,是用电企业。如果各大电厂都能将煤炭库存保持在四十天以上,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季节性紧张。如果四十天的库存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在全国推行的话,不仅会导致中国煤炭市场运行方式的重大改变,可能还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四、 国有企业的垄断问题: 整顿小煤矿对中国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一是安全问题,另一个是资源的破坏问题,小煤矿的回采率只有30%。以山西为例,我们估计小煤矿每年的产量在三亿吨左右,这样算下来每年就要丢掉七亿吨的资源,这是个多可怕的数字,中华民族有多少资源可以这样来浪费和破坏?所以小煤矿的关停是势态必然,不管采用什么方式。 但我们必须看到企业就是企业,企业有企业的行事规律,不论它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是以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企业必然与社会有矛盾,特别是当处于垄断地位并能左右市场的时候,它是不会顾及社会利益的。这次的煤炭供应紧张就与此有关,特别是临近岁晚黑龙江龙煤集团的重大矿难,使许多大煤矿有意无意地放慢了生产速度,以使安全度到年关,而在这样的时候又失去了煤矿的补充,所以供应的短缺就自然产生。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自由竟争,只有竞争才能维持一个理性的市场。在不存在竞争的环境里怎样来管好这些企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研究课题。 以上分析了这个冬季中国煤炭市场紧张的原因,也就是对2010年中国煤炭市场的预判,其基调就是供应紧张,甚至以往传统的每年三、四、五三个月的疲软期都会出现紧张,更不要说迎峰度夏的时候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以上讲的造成紧张的原因在2010年都将继续存在,而且加上进口煤,由于价格因素,2010年一定比2009年的进口量少,所以2010年紧张是一个常态。有人寄希望2010年山西全面恢复生产,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山西省政府定的恢复生产的标准是单井年产九十万吨,目前被整合的小煤矿绝大多数不经过一年以上的改造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本人倒是寄望于天津港煤炭业务的重新恢复和集张铁路年内开通,如果有这两点,可能会在紧张的基调中增加一点亮色。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煤炭信息网|Coal.NengYuan.Net 原文链接:http://coal.nengyuan.net/2010/0122/461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