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超:平凡岗位普华章 |
|||
-----记鲍店护卫煤场中队长李海涛 |
|||
煤炭资讯网 | 2010-1-14 9:14:49人物展示 | ||
提起李海涛,在鲍店矿煤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煤炭客户眼里,他铁面无私,执法严格;在领导的眼里,他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在同事们眼里,他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带头人,亲密无间的好兄弟。 2000年,李海涛同志从部队转业,来到鲍店矿保卫科煤场中队。在煤场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护卫队员,走上煤场中队中队长的岗位。 从部队转业后,李海涛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鲍店矿。第一天来煤场上班,看到煤场混乱的发煤秩序,恶劣的工作环境,李海涛有些失望。但是,工作了几天,李海涛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能够来到兖矿工作实属不易,自己也应该珍惜这次机会。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平凡的岗位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李海涛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煤场干出点成绩。 保卫科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煤场恶劣的工作环境,很多人不愿意来。多年来,李海涛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刚来煤场时,还是二十左右的年纪,现在,煤场里比李海涛大的同志屈指可数。在一支年轻的队伍中,李海涛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他关心同事,团结同事。在队伍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同事们信赖他,相信他。在工作中,这种彼此的信任,让大家拧成一股绳。煤场中队也因此成为作风顽强,护卫有力的队伍。 2004年,李海涛的女儿出生了。在家中休陪产假的他,还时刻惦记煤场的工作。每天,他都要给值班队员打电话,询问当天的工作情况。爱人出院没几天,李海涛就马上投入到煤场的工作中。由于父母不在矿山,煤场的工作又比较紧张,照看女儿几乎完全依靠妻子。也许,对于妻女来说,李海涛不能算是一名好丈夫,好父亲。加班延点的工作,就像家常便饭。难得休个班,家里的电话却像热线一样响个不停。他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煤场,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 当时刚刚建成的鲍店矿西煤场,煤种较多,工作任务较重。再加之利益驱使,煤贩子经常滋事挑衅。一时间,西煤场成了烫手的山芋,队员们都望而却步。没有合适的人主持工作,西煤场也让领导们很是头疼。李海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找到领导,要求担任新煤场的班长工作。对于李海涛来说,新的工作充满挑战。李海涛心里明白,要开展好工作,首先得从自身抓起。为此,他专门找到一些队员了解情况。要求队员们杜绝“吃拿卡要”现象。不收别人一分钱,不吃别人一顿饭。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队员。文明执勤,执法必严。对于不服从煤场管理规定的拉煤人员,进行经济处罚。对寻衅滋事的不良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新煤场的管理果然有了起色。看到秩序井然的发煤秩序,李海涛倍感欣慰。 曾经有朋友找到李海涛,希望能够在进车时得到照顾,并承诺“给点好处”。朋友的如意算盘,在李海涛这里被严词拒绝。类似的事情,在他身上遇到的太多了。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希望得到方便,却都未能得逞。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李海涛说:我们靠着企业生活,就应该对的起这份工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李海涛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廉洁本色。 最近,在保卫科举行的矿职代会“职工代表”选举中,李海涛同志全票当选。在明年一月份的矿职代会上,他将代表保卫科参加会议。连续多年,李海涛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煤场中队领导班子也多次获得“党员先进示范岗”和“最佳党员责任区”。 李海涛用自己的行动,为广大护卫队员们树立了榜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李海涛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奉献矿山的华彩乐章。
作者单位:
山东邹城鲍店煤矿保卫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