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志华: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 促进企业工会整体工作创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9-8 6:35:04论文、言论 | ||
在工会十五大上,党中央祝词的主题就是“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指出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聚焦点,也是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优势和作用的切入点”。十五大报告也旗帜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并围绕这一主题,确定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习近平在中国工会十五大开幕式上,对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广大职工的关怀和信任,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寄予的厚望,是工会组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要求工会必须围绕十五大提出的主题开展工作,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创新,工会组织才能更好地好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工会工作必须转变观念,在保持已有成绩、挖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争取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工作上不断有新建树。 一、理清思路,创新形式和载体,努力做好职工群众思想工作 当前,随着职工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是要创新思路,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路是行动的先导。工会要从实际出发,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根据单位和职工的实际需要确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常性、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是创新内容,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工会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来进行,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拓宽服务的领域,增加工作的职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本单位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单位各个方面工作整体配合。同时,要拓展教育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单位和职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技术等教育,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创新形式,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被动应付向超前预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转变。 四是创新载体,把学习教育活动同企业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要通过塑造企业形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工作结合起来,使职工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陶冶。 二、倾听群众呼声,创新服务内容,真正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 工会工作的立足点就是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就是工作的创新。 首先,要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娱生活,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要关心困难职工。对工作和生活上有困难的职工,工会要经常保持联系,要做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 “第一报告人”、 “第一帮助人”,建立动态的困难职工档案,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他们关注的难点和热点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要以深厚的感情、满腔的热忱,密切联系职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呼声,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 三、履行职责,创新维权方式,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也是工会的天职。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责任意识,以解决职工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做好维权工作。 一是要密切联系职工。要认真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解决职工的困难。千方百计地起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 二是实施好“送温暖”工程,提升工会落实对困难职工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层次和水平,增强工会维护困难职工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的效率和效能。 三是履行好为职工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工会担负着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单位的整体利益的双重职能。既要维护职工个人的权益,又要维护整体利益,既要突出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又要兼顾维护其他群体的利益。工会组织是群众的组织,要在代表职工根本利益方面大有作为,这就要求广大工会干部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拓宽维权途径,增强维权实效,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澄合王村斜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