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老兵尘封五十年的传奇故事 |
|||
煤炭资讯网 | 2009-9-3 8:39:39通讯特写 | ||
在河南郑煤集团裴沟矿区,有人这样描述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兵:没有进过学堂,不能完整写下自己名字,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一场战斗一人消灭20多名敌人,人称“孤胆英雄”,成为五十年代人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退役后,他从卫国到建国,默默无闻,参加共和国煤炭事业建设;退休后,热心公益,不遗余力支援矿井安全生产。50年来,他从未向别人提起参军打仗的往事包括儿子、儿媳,满身的伤疤一直成为大家的悬念,这就是退伍革命军人、裴沟矿退休工人宋长胜。近日,记者走进矿区,怀着敬仰的心情,探访老人鲜为人知的传奇人生,揭开老英雄神秘的面纱。 “不值得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有啥说,比起牺牲的战友咱多幸运,多幸福,过去少吃没穿的,你看现在要啥有啥,生活比蜜还甜哩!”。今年已82岁高龄的宋长胜老人,声音洪亮,虽然走路一趔一趄但精神矍铄。他始终不愿提起往事,在记者近乎哀求和声声逼问下,老人娓娓道出自己尘封五十年的传奇战斗故事。 苦孩子立志要当人民解放军 1928年12月,宋长胜出生在杞县平城乡一个贫苦家庭。“那时家里弟兄、姊妹5个,还有父亲、母亲和爷爷,八口人挤住在两小间破草屋里,灶火是三个石头支起的,一天能吃上两顿玉米糁就不错了,还吃过榆树皮,有时妹妹饿得嗷嗷哭,穿鞋露着脚趾头,破棉裤一直烂到大腿。”想起自己苦难的童年,老人感慨万千。 亲眼目睹过日寇铁蹄的蹂躏,看到过国民党军队欺压百姓的他从小萌发了立志报国的念头。他瞒着父母,和村里一样大的青年,在过去保长的牵线下,戴上小红花,趁着月色,坐马车来到兰考县解放军驻地,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集训半月后,他随部队进驻江苏海门县,编入当时第29军450师255团3营7连11排2班,成为一名步兵战士。“淮海一仗战士们非常勇敢 ,打得国民党军队丢盔弃甲,成为摧枯拉朽之势”。老人自豪地说。战斗刚结束,他们所在部队直接驻扎在长江边缘的芜湖。4月21日,在机枪、大炮的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他们顺利渡过长江,这就是著名的“百万雄师渡长江”。连续激战三天后,他们与国民党一小股顽敌展开激烈交锋,抢攻南京飞机场,敌人降的降,死的死,战果辉煌。5个月后,他们所在的部队转战福建,在那里他们以喜悦心情迎接着新中国十月一日的成立。 “汉江50天防御打得响,国内国外都夸奖” “汉江50天防御打得响,国内国外都夸奖”。这是宋长胜老人终生难忘的一句顺口溜。说起这,老人眼里一直盈满激动的泪花,他说这是他一生中的自豪。“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唱着这令人奋进的歌曲,在祖国人民的欢送下,1950年10月份,宋长胜所在的志愿军七团跨过鸭绿江,进入抗美援朝战场。 刚入朝,走了不足30多里,在新义州,他们便和敌军有了第一次恶战。那时英国27旅,还有北朝鲜李承晚部队,他们武器精良,飞机、大炮随处可见,但中国人民志愿军愈战愈勇,打下敌军数次冲锋。部队越过“三八”线后,他们所在的七团接受了守汉江的任务。汉江是交通要塞,易攻难守,是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敌机轰炸,他们每人挖个防空洞,自己仅能蹲下。白天敌人飞机轰炸,他们躲起来。到晚上,他们狠命地还击。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打退敌军一次次进攻。 有一次,宋长胜发高烧严重,部队暂时把他留在防空洞内。谁料想,一股敌人悄悄攻上山头,他迅速冲出防空洞,大吼一声,他忘记自己还是一名病人。“哒哒……”,他占据山头制高点,一边打枪,一边投掷手榴弹,一下子消灭了20多个敌人,成为一名战地孤胆英雄。 总结战斗时,他轻描淡写,营里准备给他记一等功。“三等功就行,这算啥。”他非常谦虚。战后领导动员他入党,他却说:“让我入团就行,路得一步步走。” 谈起腰上的伤疤,他说:“有一次,我走出防空洞,去执行买菜任务,在返回路上遭遇敌机轰炸,”机警的他迅速趴在水稻梗上,虽然躲过要命的一劫,但巨大的一块冻土直接砸在了腰上,椎骨受到了伤害,战友发现他时已奄奄一息,这就是后来他走路一高一低,始终是趔着身子的缘故。 经过一个月休养,他还是咬牙参加了战斗。记得一次,敌人攻势很猛,节骨眼上,机枪哑了,不能射击了,这时敌人100多人密密麻麻攻上来。紧急关头,身为副班长的他一跃跳出战壕,朝着机枪枪柄“咚”就是一脚,枪哒哒响起来,他们一下子消灭30多个敌人。 轮到总结时,营里还要给他记一等功。“我这功是脚跺出的,一只脚就能跺出功,这功来得太容易了。”他说。就这样,他坚持要了三等功。战斗结束后,他们所在的英雄二班回到了离安庆市80多里的凤城。“慰问的猪羊肉堆成垛,全国人民欢迎最可爱的人,欢迎人民英雄凯旋归来。洗衣不用洗,鞋垫送的成摞子,一天三顿红烧肉,你想那时幸福得没法说。”老人显得非常兴奋。随后,他们第二次入朝,在经历8次大小战役后,抗美援朝战斗结束,宋长胜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亲人怀抱。 老英雄自当矿区爱心大使 1955年,宋长胜复员回到了家乡,在村里当一名干部。1956年他带领群众到三门峡修水库,1966年辗转来到登封市卢店镇炼铁厂。后来经厂领导介绍,他来到了新密矿务局天仙庙煤矿当了一名井下工人。 1967年,他来到正在建设中的裴沟矿,在井下调车室一干就是19年。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从不居功自傲,总比别人来得早走得晚。工作间隙,他义务巡检线路,担当“井下交通警察”。10多年来,他指挥调度车辆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有时在洗澡中,有很多人追问他身上的伤疤,他都一次次搪塞过去,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自己参军打仗的往事,包括自己的儿子、媳妇。直到1986年退休后,2006年国家核实退伍军人政策,他的英雄故事才大白于天下,大家才发现身边的一名无名英雄。 退休后,老人退休不退心,退职不退志,和社区老人组成了业余治安巡逻队,不分昼夜守护小区平安,10年来,小区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在小区,只要他发现有乱吐痰、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性格耿直的他当场制止,从来不给面子,常常让一些人后怕。他还他义务担任矿子弟学校校外辅导员,向孩子们宣传国防教育,教育他们爱祖国、爱父母、爱人民、爱矿山,他的行为受到了矿领导高度赞扬。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地震,大部分地区交通、通讯中断,给灾区人民及地方经济带来了重创。得知四川发生地震后,因患严重肺气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他再也呆不下去了,他每天拿着小广播到小区宣传发动,他激动地说:“我每天都看电视,每次看都掉眼泪,有时眼睛哭得模糊看不到东西,灾区人民太苦了,大家都应尽点力。”本来他准备捐出1000元,看到他有病,大伙都劝说他,他最后捐出了100元钱。 随后,他和退休职工张振荣制作了300多个爱心奉献红心卡,分发给献爱心的居民群众。在他的影响下,尽管有的家属没有工资收入,平时连新鲜蔬菜都舍不得吃,坚持捐下10钱。退休偏瘫职工郭富贵在妻子的搀扶下,捐出100元钱。大伙纷纷把零用钱捐出来,献出自己一份爱心,那次裴沟矿居委会共募捐6000多元。 人民英雄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企业没有忘记他。裴沟矿领导每年在“八一”、春节期间到家慰问。近日,矿长雷丁轲、党委书记陈全洲专门来到家里,问寒问暖。他说:“谢谢领导的关心,虽说俺不识字,但只要能活上一天,就要为小区、为矿山安全做点贡献,直到死去那一天,永远不会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