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永筑安全堤 |
|||
记同煤集团云冈矿家属安全联保员张计英 |
|||
煤炭资讯网 | 2009-9-27 8:42:10人物展示 | ||
做不放心人的工作做到家 1997年以来,张计英凭着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和对矿工及家属的安全良好祝愿,参加工会联保队伍,常年坚持为一线工人送茶水、绿豆汤、糖水,端午节带上粽子,八月十五带上月饼、水果,春节、元旦及国庆节带上女工联保员姐妹们自编自演的安全节目,活动在井口和各个区队的换班室,为矿工兄弟们服务。为了做好安全工作,她做到了眼勤、嘴勤、腿勤、脑勤,左邻右舍井下员工最近情绪怎样,她心中有数,各单位安全状况好坏,她动脑筋分析,多劝说、多教育,走家串户,上井口、下区队,为了安全不怕跑冤枉路;皮带一区工人任守富,大儿子25岁,已结婚,孙子一岁多,二儿子也结了婚,他们都没有工作,一家祖孙三代8口人的生活就靠他本人的那点工资维持。他的生活压力大,本人每天上班心不在焉,常出小事故,知道这个情况,张计英就积极地出点子、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她首先打消了老年人宁愿让孩子们在身边受苦,也不愿让他们出外去闯世界的旧观念、旧思想,让他们明白了打工是大势所趋,接着,张计英和矿团委积极联系,把他的两个孩子全都送到太原打工去了。任守富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张计英做不放心人的工作从不叫苦叫累,要做就做到家,不留尾巴,不留遗憾。她承包的工程区、综采三队和运输二区三个单位是她工作的重点,今年,当她到工程区三队走访时,听说员工田向东因为妻子生气,扔下3岁大的孩子,跑回老家10多天了,他既当爹又当妈,还得下井上班,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工作。对此,张计英二话没说,找到田向东,了解了打架的来龙去脉,对小田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劝说和教育,使他认识到了错误。她还亲自陪着小田来到浑源县距县城40里地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去接他的妻子。而张计英回来后,脚肿得老高,输液打针,半个月后,才又回到她喜爱的联保工作岗位。现在,田向东两口子生活恩爱,工作积极,张计英心里也满是辛勤劳作后收获的甜蜜。据不完全统计,张计英10年来,做安全不放心人的工作大约3000来户,走访“三违”职工500多人,每次工作都认认真真,实实在在,为区队安全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矿工联保服务站就是我的家 去年,矿女工部成立了女工井口安全联保服务站,张计英被任命为第六组组长,当时她就想,要让矿工兄弟们认可服务站,把服务站当成心中的家,那么联保员首先要把出入井的矿工当成自己的亲人,有了认同感,那么服务站的工作将不再枯燥。她带领姐妹们,每天早上4点半就上了井口,熬小米粥、绿豆汤,6点半,当夜班的矿工们开始出井,早班的同志们下井时,她们把一碗碗热呼呼的小米粥,一盆盆消署下火的绿豆汤亲自送到矿工们的手中,喝着热腾腾的稀粥,劳累了一晚上的矿工们,驱走了阴寒,个个脸上露出了爽快的笑容。她用辛勤劳动送去的不仅仅是一碗稀饭,一盆绿豆汤,还有她对矿工那片真挚的爱心。工作中,她也有烦恼,这是人之常情。她的家离井口还很远,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走了,中午11点半下班,下午1点半上班,晚上6点才下班,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辛勤劳作中,她赢得了矿工们对她的尊称“张大嫂”,虽然她的年龄并不大,但是,她很喜欢这个矿工给她起的“外号”。女工家属井口服务站成立以来,她自己共做鞋垫、护膝、袜子1000多双(件),缝补破旧工作服1200多件,钉扣子2000多颗。经她手熬的稀饭将近960桶,每一桶粥的里面不仅有张计英的汗水,也有她们全家的功劳,她的丈夫在工程区上班,每天工作很辛苦,看她每天跑联保,又是心疼,又是不满意,就劝她别干了,挣不了几个钱,又累坏了身子,但是,她坚持住、没动摇。2004年,为了不让丈夫工作分心,她从老家把婆婆接来,在大同做了白内障手术,,婆婆失明多年的双眼又重见光明,全家人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如今,张计英没有了后顾之忧,她在安全联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