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承贤:管理是一种境界-----读梁家煤矿周建民的管理专著《谋事求和》 | |||
煤炭资讯网 | 2009-9-15 20:26:31 一事一议 | ||
管理是一种境界,管理是一种追求,管理是管理者境界的管理,管理是谋事求和的体现。读了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矿长、党委书记周建民的管理专著《谋事求和》一书,我有这样的体会。
《谋事求和》一书,形成了独特的“以尊重为核心、关爱为载体、各顺为目标境界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谋势求和》一书,96篇文章体现了管理谋势、管理求和、贵和执中、和实生物等辩证思想,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理性的管理之道和无形的尊重、关爱、和顺的文化建塑之道,对实现企业管理团队和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企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拿到这本书后,我反复读了几遍,每一次学习和领会,都有新的收获。 《谋势求和》一书,体现了周建民这样的管理思想:“安于谦卑、居下、平和;心存感激、感恩、感动;结交善缘,与人为善;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乘势而为,顺势并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其实,在日常的管理之中,周建民也是这样做的,同时,他也要求梁煤员工这样做,因而,梁家煤矿有了美好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谋事求和》一书中,体现了这样的观点:因为思考,所以成功:因为学习,所以谋势;因为境界,所以求和。事实上,梁家煤矿在周建民领导的管理实践中,一直提倡责任胜于能力这一观点,他告诉大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有一个强烈的责任感,他就是事业的有心人。现实告诉我们,责任就是生存之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必尽的责任,义无反顾的责任 《谋势求和》告诉所有人,你的责任就是尽责,就是履责。 周建民在管理实践中,一直倡导“感恩情怀”,现在,梁家矿形成了矿上感恩基层、区队感恩员工、员工感恩企业,感恩递增、和谐畅顺的管理效应。“常言到“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感恩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学会感恩,首先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懂得付出后,才能获得感恩。” 《谋事求和》一书,在安全管理上,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观点:随着安全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随着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管理也面临着一种新的“挑战”,这个“挑战”是对每个单位、每项工作、每名员工和传统煤矿管理的挑战。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必须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跳出事故来认识事故,事故不论大小,都要找准事故在技术上、管理上、操作上的原因,把握好了,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和顺。安全管理要提高这种境界,要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管理者的思维首先要达到这种认识高度。每个单位的应急预案,管理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都要有“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出现情况怎么办”的应急意识,这也是科学管理的流程。 梁家煤矿有今日之成功,利益于周建民与众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尤其是他倡导的感恩文化,对于促进矿井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谋事求和〉一书中,关于感恩的文章有数篇。周建民在管理实践中多次引导大家,感恩的结果就是要求每一名员工珍惜现在,珍惜今天,也就是说,只有珍惜,才会产生责任。 在〈谋事求和〉一书中,我得到了这样的体会:其中有一种最难培养的素质就是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能够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责任心是金,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事业心、慈悲心、怜悯心、同情心、进取心、雄心、恒心、孝心、关心、善心等等“群心”,只要你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心怀感恩,你将会发现你的个人成就与幸福指数不断地上升。 就好比美国的阿甘,简单到快要弱智的程度,但是由于他具有做就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责任心”,因此干一行则成就一行。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肩膀上一副看不见的重担,即使今天你还感觉不到,但总有一天,她就会落在你身上,如果你不愿意为她付出,那么有一天她为让你付出更多。而对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来说,责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责任心成就了你的是竞争力,毋庸置疑,责任心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李践老师所总结的消极的八大症状:缺乏目标,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埋怨与责怪,否定现,做事半途而废,对未来被悲观,好高骛远。而消极也会产生六大后果:丧失机会,使希望破灭,限制潜能发挥,消耗掉90%的精力,使道寡助,不能充分享受人生。如果你要心怀感恩,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谋事求和〉〉一书,多次告诉大家,一定要看长远,一定要做在当下。经常倡导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因为成功是人类的本能,是获得赞美与尊重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有时也会遭来嫉妒。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影响力,成功是获得影响力的最好的方式。所谓成功,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和看法,而失败,则是别人对你的评估和看法。另外一个关于成功的定义:成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人,干自己想干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说自己想说的话。 〈〈谋事求和〉〉一书,还告诉我们这样的管理思想: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追求是力量之源;追求,是成功之本;让我们在不断的追求中去完善自我,征服自我.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最初的愿望是前进的起点;不懈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阶梯。因此,周建民也经常告诉大家,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学习〈〈谋事求和〉〉一书,我有这样的体会: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先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 我所说的现场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机、料、能、法、环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管理,使其达到合理配制和优化组合。处于良好状态,保持正常的运作,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生产,其实现场管理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要制定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其次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要达到物流有序、设备完好、纪律严明、环境整洁。 在〈〈谋事求和〉〉一书中,周建民有这样一句话:要使企业有生命力,首先要有企业的基本准则、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这与做人是一样的,首先要具有厚道的品格,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做厚道人,就能建立厚道的企业。 要建立这样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有一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好领导,也就是“厚道人”。厚道之人能沉得住气,处世不惊,以不变而应万变。厚道的人做事不刻意要得到回报,在于不图回报、随他去,急功近利的人远离厚道。处世本无方法,那只是品格。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禁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在企业,领导就好像一家之主,其言谈举止、经营思路都在影响着员工的工作风格。领导厚道,就容易将这种厚道影响员工,让员工也具有厚道的素质,所谓“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如果厚道、诚信,一方面会给企业员工做一个好表率;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计划和执行给企业量身定做一套鼓励厚道、鼓励诚信的工作氛围和评价标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对自己的要求,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谋事求和〉〉一书,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管理思想。 谋事是周建民的追求,求和是周建民的管理理念。 坐而思不如起而行。顺势并道,改革发展,发挥集团公司骨干矿井的龙头作用,实践“以矿为家、当家理财”的经营理念,优化了经营管理流程,完善了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均衡稳定,正规有序”的生产组织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参数,矿井产能稳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实现了内涵增长,管理增效。这也是〈〈谋事求和〉〉所反映的一个观点。周建民要求管理干部要做到“做一、备二、考虑三”;控制要有分寸,就是要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做到调控有度,收发自如;遵循规律,科学分析,系统思考,统筹兼顾。这些,为和谐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了〈〈谋事求和〉〉一书后,我对周建民管理思想有了新的体会:尤其是周建民经常用道家思想与管理者共勉:“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人先”。“一曰慈”就是对谁都要真诚诚恳、慈悲为怀、关心关爱;“二曰俭”就是自己不奢侈、不浪费、不败坏、不过分;“三曰不敢为人先”就是不要过分张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些话说的是做人、做事的准则,放在具体工作中,就是你要想让员工尊重你,你必须先尊重员工;你要想让员工爱你,你必须先爱护员工;你要想提高驾驭能力,你必须先修炼自己,提高自己;你要想节省节约,你先克勤克俭。我们所追求的是有思想的管理,有文化的管理,要把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管理当中去,最终要形成认同力、感召力、执行力,影响广大员工与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改革发展的紧迫和时不我待,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领导干部唯有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时刻保持“谦卑、居下、平和、包容”的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能力、境界和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包容力,真诚地关心员工、爱护员工、感恩员工,努力给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才能带领广大员工顺势并道,和谐共进。一个企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领军人物的智慧和韬略,他有多高的谋略,就会思考多大的问题;他有多大的胸怀,就会干多大的事业;他有多高的追求,就能实现多大的目标;他有多大的动力,就能产生多快的速度。梁家煤矿有今日之成功,得益于周建民的谋事求和,利益于他的管理境界、智慧、韬略、胸怀和追求! ( 作者为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物资供应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