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铸就伟大 |
|||
——记郑州煤电公司告成矿机运队电修班长孙木臣 |
|||
煤炭资讯网 | 2009-9-14 22:58:19人物展示 | ||
他,现年45岁,1978年参加工作,1990年入党,瘦瘦的身材,不高的个子,办事干净利落,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着顽强与坚毅的个性,老练沉着的脸上记载着30余年矿山生活的付出 与收获;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班组长,但多次荣登省、市及集团公司的领奖台,获得了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郑煤集团公司首席员工、郑煤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告成矿机运队电修班班长孙木臣。他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共成长,几十年来,孙木臣把满腔的热情抛洒于矿山,抛洒于百米井下,用汗水播种着理想,用勤劳书写着人生,用心地去诠释一个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十余项,为矿井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78年,孙木臣参加煤矿工作后当上了一名电工,从此,他与机电维修结下了不解之缘。要干好机电工作,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干好工作,他凭借着精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利用一且机会进行实践,老工人在维护保养设备时,他在旁边认真看、用心记。“技术就是记住”,师傅的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在家中,他常常自学到深夜,为了学习他购买了《电工基础》、《电器设备维修技术》等书籍,苦心攻读,认真研究,逐步从一无所知到“满腹经论”,掌握了较系统的机电理论知识。他深知要提高工作效率,决不能按部就班,要不断创新,形成适应安全生产和自身知识体系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他善于总结思考,练就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听声音、摸温度、嗅味道、看运行、量数据”的故障检测功夫。 2004年告成矿进行改造,井下运输车由原来的ZK10—6/550-5型架线式电机车改为CDXT2—12J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初运行一个月中,电机车电机开始出现问题,连续烧坏电机七台,严重影响了原煤的正常运输,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经过几天的现场查看,也没有拿出解决方案。这可急坏了作为电修班技术骨干的孙木臣,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问题解决掉。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带着图纸深入井下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经验,经过一周的时间终于找出烧坏电机的症结:电机内的导电炭刷与电机内的转子接触面较小,回路导电出现了问题。他果断决定再增加一个导电炭刷,安装调试后运行一切正常,运行至今尚未出现烧坏电机的事故,不仅为矿挽回十万余元的经济损失,也令厂家技术人员队他赞不绝口、刮目相看。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集团公司同型设备中推广应用。告成矿使用的特殊防爆型蓄电池电瓶车电瓶使用周期短、维护量较大、造价高。他带领充电组的职工对到期的废旧电瓶进行重新拆卸拼装,恢复后使用率达70%,为矿节约了大量的材料费,仅此项改造,每个更换电瓶周期累计节约资金30多万元。 电机车2sK2—260d1/12隔爆控制器,由于厂家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集控线路接线柱处烧断,影响正常生产。面对这一技术难题,他找图纸,查数据,反复计算测量,结果发现接线柱与供给的电源负荷不匹配,经过反复计算后,他决定更换接线柱,自己改装、加工、更换、安装后运行良好,杜绝了此类故障的发生。 电机车气刹连杆与气缸不通心,使用死板不灵活,造成刹车不灵,容易造成配件损坏,达不到刹车规定的有效距离,直接威胁着运输大巷行人的人身安全。为此,他对电机车机械部分进行改造,亲自设计图纸,反复测试论证,由原来的连杆转动铜套改装为轴承式,为大巷的安全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帮助别人,用真诚赢得了职工的爱戴,用技术赢得了鲜花和掌声,用他们班职工的一句话说:“在工作上他是一个好老师,在生活上他是一个好哥哥”。作为职工中间的老大哥,他不但自己在工作上、学习上积极进取,而且甘为告成浇桃李,把自己的技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工友,经常勉励他们积极进取,勤于学习,机运队职工中经他亲手教过的职工就有30多人。 该队职工李石有刚参加工作时非常有工作热情,但对机电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对干好工作信心不足。孙木臣及时和他谈心,不断的鼓励他,推荐一些机电方面的理论书籍给他看,在工作中手把手的教他,认真给他讲机电设备的工作原理,现场演示,使李石友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很快成了队里的技术骨干。长江后浪推前浪。继孙木臣2007年夺得郑州市电机车技术比武冠军之后,李石友于2009年再次夺得了此项殊荣。 人的一生要递交两份答卷,一份交给社会,让群众认为你不错;一份交给自己,让你回首往事时感到人生无悔。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一生要递交三份答卷,一份交给社会,让群众认为他是伟大的丰碑;一份交给自己,让自己体验到了自豪和骄傲;一份交给党,让党旗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