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安全“三部曲” |
|||
——山西矿开拓区安全生产小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5 0:05:25通讯特写 | ||
江西丰城矿务局新洛煤电公司山西矿开拓区担负着该矿井下主要巷道的掘进任务,从2003年开始,连续六年消灭了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消灭了各类重大非人身事故,开拓进尺任务每年超额完成,工程质量、文明生产优良品率达95%以上。最近,该区施工的2341巷道被丰城矿务局授予“精品” 亮点工程。 这一骄人成绩背后凝结着全区干群的责任、汗水和心血,他们唱响的“安全三部曲”更是功不可没。 施工前:隐患不消除 迎头不掘进 只要是进入迎头,开拓区的跟班干部就开始进入了“侦察兵”的角色,从迎头、后路到设备、管路,所有的环节所有的地域全部要细细侦察排隐患。有的员工不解地问:“天天查、天天看,哪来这么多隐患?”区干都会撂下一句“隐患不消除,迎头不掘进”,然后再去忙。 一次次的排查、一次次的观察,开拓区的干部们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程序,但这同样的工作程序对整个迎头、对员工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也正是这无数次的重复,才把很多安全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一天,副区长熊火庆在跟班时开始了“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在当头他隐约发现余碴下面有一根雷管线,他立即想到这可能是哑炮线,若是哑炮未处理,一旦工人干活碰及哑炮,就要发生人身事故,他拿来一把铲子,把碴子扒开,仔细一看,果然是一枚哑炮在里面,于是,他立刻进行了处理,清除了哑炮,消除了隐患。 施工中:当好员工的“保护神” 开拓区四名区干都是长期在井下采掘一线工作,不仅让他们个个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且还练就了一个特殊的“本事”,有着极其敏锐的“安全触觉”,他们是员工的“保护神”。 有一次打下山巷道,员工们在迎头上抱钻打眼、做临时支护,正干得热火朝天,忽然,在嘈杂的声音中,区长刘继云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嘣嘣”的响声,他判断是顶板再次来压。刘继云立刻让工人停止作业躲进安全地带,一个箭步冲到后路先看顶板,发现有一处临时支护已被压力压断,他赶紧拿着长钎子使劲戳顶板,一块重400斤左右的大悬矸随之掉了下来。看着轰隆下来的大矸石,又沿着25度倾角的下山滚到迎头上,几名员工吓了一跳,心想,要不是区长的“雷达神经”来保护,可要出大事了。 施工后:心中装着“标准尺” 工程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他们严把工程质量关,并严格按照矿制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考核验收,做到心中装有“标准尺”,检查起来不手软,只要是影响到安全的工程质量,一律返工重来。 一次,副区长徐和平在迎头检查工程质量,发现一个锚杆露出头约有6公分,超出了质量标准范围,徐和平立即沉下了脸,找到当班人员要求他们重新返工。当时,有的人不以为然:“小题大做,不就超出标准3公分,这么少,用钳子剪断不就行了,重新来还要再增加工作量和材料。”徐和平耐心地劝说:“剪断后从外面看是合格品,实则是废品,影响到了支护强度,我们打的巷道服务年限长,咱们就是宁愿多投入人力、多投入材料也不能在工程上埋下安全隐患。”说完,并和他们一起,重新返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