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钱的光芒 |
|||
记安徽宿州朱仙庄矿“单亲特困女职工爱心基金会”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3 7:05:50通讯特写 | ||
一元钱,这个掉在马路边有人都不屑弯腰去捡的小钱儿,在朱仙庄矿工会女工部的“单亲特困女职工爱心基金会”中却放出了光芒。它让该矿单亲特困女职工感受到真切的温暖,演绎着“小钱办大事”的神奇。 “女职工爱心基金会”创意 朱仙庄矿890多名女工中,存在着一个弱势群体——30多名“单亲特困女职工”, 该矿工会认识到解决“单亲特困女职工”生活问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她们及孩子的冷暖疾苦十分关注,并将设法安抚好“单亲特困女职工”列入工作重点之一,以促进“单亲特困女职工”在企业中健康发展。该矿工会女工部负责人共产党员牛传英,在抓好矿妇女工作的同时,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帮助她们的途径,有次一个灵感在她脑海中闪现:近900名女工每人伸出一把手,一人捐出哪怕是一元钱,来帮助30多个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多了。这样,既不给企业增添压力和负担,又能给单亲特困女职工给予及时帮助。牛传英提出的“一元钱捐赠”思路一经萌芽,立即受到矿党委和工会领导的认可并给予全力支持。经过多方探讨,拿出了成熟方案,成立“单亲特困女职工爱心基金会”。 于年初在该矿女职工中正式启动:女工每月捐献一元钱,班队长以上干部每月捐献五元钱,作为助困基金。此活动一经实施,立刻赢得女工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看到各单位女工们踊跃捐钱名单,牛传英深有感触:“虽是一元钱的积累,这钱也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辜负和辱没姐妹们一片纯洁的爱心,这里的每一元钱都镶着一道圣洁的金边。” “你们工会女工部真好!” 一个好的创意因叩开“助困”的大门而散发出的魅力,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花朵吐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而引人注目。爱心基金会很快就发挥了它的特长。五月份,该矿工会女工部组织了女职工妇科病检查,单亲特困女职工张德兰被查出重病,必须进行手术。工会女工部得知此事后,于五月底牛传英代表矿工会带领几位女工委员,及患者单位支部书记一起前往手术后的张德兰家进行慰问。当将500元慰问金递到她的手上时,张德兰和看护她的婆婆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婆婆噙着泪连续唠叨:“你们工会女工部真好!”牛传英连忙说:“这是矿工会与全矿全体女工姐妹们的心意。”能让生活中碰到困难的女工,体会到大家庭的关心友爱和支持,获得精神上的帮扶,牛传英和女工委员们都感到十分快乐和充实。更增添了她们安抚帮助单亲特困女职工的信心。 “妈妈,我有新书包了!” 很快,矿工会女工部又有了新的计划:用爱心基金慰问单亲特困家庭的孩子们,给这些成长在不健全家庭的孩子们送去欢乐。“六·一”儿童节前,牛传英和女工委员们分别来到了女工闫其英、田文兰、徐作敏、孙献荣等家中,送给孩子助学金300元及书包、文具盒等学习用具。在孙献荣家,她上小学的女儿兴奋地说:“妈妈,我有新书包了!”赶紧将书本从带补丁的旧书包中掏出,放入新书包里面。孙献荣看着女儿的一举一动,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哽咽着说:“女儿早就想要一个新书包了,因家中生活较艰难,懂事的她一直没向我开口。我欠女儿太多了。”女儿喜悦的一句话却击中了孙献荣内心的脆弱,让她打开泪水的阀门,哭得不能自己。临走时,小女孩问:“阿姨,你们还会来吗?”牛传英回答:“只要你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你们有困难,我们就会来。”对于残缺家庭的孩子,牛传英和女工委员们鼓励他(她)们克服暂时困难,帮助他(她)树立生活信心,并相信他(她)们会在生活中坚强起来的。 朱仙庄矿工会女职工爱心基金虽说是刚刚起步,但它却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她们让小小的一元钱在朱仙庄矿诉说着精彩地助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