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变化之源 |
|||
——山东龙矿龙福油页岩公司干馏车间管理探秘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20 9:35:14通讯特写 | ||
有一种变化是与目共睹的; 有一种进步是令人欣喜的…… 员工的精神面貌从以前的疲疲沓沓到现在的干劲饱满,设备管理从以前的被动检修到现在的主动维修,现场环境从以前的不尽人意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干馏车间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龙福油页岩石公司干馏车间进行了采访。 变化一:员工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干馏车间现有员工5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在三个生产车间中是最年轻的队伍。一个队伍是否有战斗力主要看这个队伍的士气如何,如何把这支年富力强的队伍带好,营造出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是干馏车间新班子上任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原来,这个车间学历较高的部分员工总认为自己大材小用,工资不尽如意,工作环境也很艰苦,总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没有找到发挥自身才能的空间,从而导致了整支队伍精神萎靡不振,工作标准低,得过且过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干馏车间新班子上任之后,从做思想工作入手,教育员工要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技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充分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学真经、练真功,定会靠自己的实力寻觅到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年轻人自尊心强的特点,他们采取激励法对其工作中的优点大力表扬,让这部分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车间认可,培养其干好工作的荣誉感;同时,对员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第一次个别沟通,督促其主动改进,如再次发生则严肃处理,绝不迁就。三月份,干馏车间在工资奖金分配方面采取了工分考核制,员工上班多挣的工分就多,其中有一个员工因思想闹情绪,全月实际出勤只有10天,到月末兑现的时候,当看到正常出勤的同事当月收入2000多元而自己只开了几百元工资时,心理上有些承受不了,流下了眼泪,决心四月份一定好好干工作缩小与其他同志的差距。对员工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车间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的员工家住黄城,上下班不方便,车间安排同班员工每次上下班到公交站点接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逐渐感化员工,使员工感到只有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车间的关爱。与此同时,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车间领导与班组长总是冲在最前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举极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处理9#干馏炉炉底跑冒瓦斯时,车间主任王绍波第一个冒着浓烟和高温跳进半焦皮带廊观察炉底情况,在他的带动下,全体员工争先恐后,配合默契,不到十分钟就安全高效地将事故处理完毕。在处理瓦斯孔堵塞时,炉内气温高达七十多度,人悬在半空中,工作起来既热又累,但在场的员工没有一个叫苦叫累,说的最多的就是“快上来,我下去”,都想让自己多干一点,让别人少干一点。如今的干馏车间,员工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一个战斗集体。 变化二:设备管理从被动检修到主动巡检 干馏车间的设备多、分布广,管理难度大,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在设备管理方面比较被动,整天忙于处理设备故障,既费时费力还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现在,车间转变了工作思路,主动出击,变被动检修为主动维修,发动员工悉心查找职责范围内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勤动手常动脑,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因为岗位工责任意识不强,发现隐患没有及时处理、汇报,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车间毫不含糊地给予所在班组重罚。同时,建立健全了设备运行记录本,为设备建立维修“档案”,对每台设备的运转情况、检修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按照“定时定人员定责任”的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体检”,对运行参数做到心中有数。5月23日下午,该车间中班水柱工李磊在例行检查饱和塔自然饱和度时,发现饱和度过低;在巡检洗涤饱和水循环管路时,又发现洗涤饱和塔回水量过小,由此确认洗涤泵的入口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洗涤泵振动过大,加剧泵的损坏,并直接影响干馏效果和页岩油的回收效果。李磊及时将这一情况向所在班班长及车间管理层汇报,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在车间上下积极倡导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干馏车间对李磊奖励100元。正是因为强化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加之精心管理,四月份以来,该车间杜绝了因设备事故而影响生产的事情发生,设备运行率达到了95%以上,每天的出油量由四月份的70吨提高至目前的80多吨,出油率达到了80%以上,创出了全国同样设备、同样条件下出油率新高。 变化三:技术革新热情大为高涨,小改小革成果层出不穷 干馏车间的年轻人多,有学历的多,这个优势可以说在其他车间是不可比拟的。为充分发挥高学历岗位工的技术攻关热情,车间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充实了技术攻关力量,并制定了小改小革激励政策,凡是被公司认可并采纳的革新项目,除按公司规定对相关参与人员奖励外,车间还要对相关人员予以一定的工分奖励。当前该车间小改小革项目共有十余项,其中已经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有四五项。比如,原来干馏炉水盆加水为人工控制加水量,劳动时间过长,劳动效率较低。当牙速调整时加水量也要随着变化,岗位工不可能8小时一直盯着一个水盆,需要干别的活时易出现补水过量或缺水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干馏车间组织技术人员对水盆补水进行了改进,在加水管上安装了浮球阀,将水位自动控制在规定的高度内,既减轻了岗位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也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基本杜绝了水盆跑水、跑冒瓦斯现象的发生。在日常巡检中,车间管理人员发现,干馏炉经常出现单炉跑烟现象,而单炉出口由于太重,需三个人一起才能调节,三个班组原来一直采用开大排送机入口或开大剩余放散来调节,但采用这一方法易导致集合管负压过大,油泥过多,瓦斯里含氧量过高,正常的生产工艺不易控制。为此,他们在单炉出口处加装了标尺,使用紧线器可以微调单炉出口,保证每台单炉出口开度合适,单炉集合管负压合适。此一举措,有利于降低负压,有效的控制进入集合管的页岩粉末,从而达到降低页岩油中油泥含量、提高油品质量的目的。同时,使用紧线器对单炉出口开度进行调节,设计既简单又便于操作,一个员工就可以调节所有的炉子,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变化四:脏乱差现象转换为了窗明几净、整齐有序 干馏车间是公司的生产骨干车间,所辖区域是上级领导和客户来公司参观考察的必经之地,其文明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司的形象。以前员工对文明生产怀有抵触情绪,认为只要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了,搞文明生产是花架子,可做可不做。现在,车间教育员工要端正认识,搞生产是工作,搞文明生产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将文明生产纳入精细化考核内容,把卫生区域划分到每个班、每个人,八小时以内岗位工除操作设备外,还要搞好文明生产,哪个班哪个岗位若因文明生产搞的不好被扣分,月末直接兑现到个人。严格的管理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近日,在没有车间领导安排的情况下,班长徐强自觉组织本班人员清扫干馏炉西侧防雨棚油污,在他的带动下,侯永斌班员工也行动起来,自觉清扫了干馏炉东侧防雨棚油污,现场文明生产面貌焕然一新。苗传平,一位具有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将公司的事当自家的事办,在工作之余将主风机室、两个脱硫风机室的设备、门窗玻璃等擦拭干净,充分展现了一个老工人高度的责任心,为其他员工做出了表率。现在的干馏车间,员工上班后自觉打扫卫生成了一种习惯,各泵室设备管线、办公室玻璃、窗缝、门缝等一尘不染,物品摆放有序,做到了动态达标。广东客户来公司考察时,对现场管理赞不绝口,他们说,“走了全国这么多页岩炼油厂,没有一家的现场面貌比得上龙福公司,看现场的文明生产,就能体味到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我们愿意与这样的单位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