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执着 |
|||
宏安集团马庄矿市级劳动模范朱立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19 14:21:54人物展示 | ||
作者单位:江苏宏安集团马庄煤矿
他,班组的“领头雁”,所带班组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班组”,在拥有我矿“先进工作者”、集团公司“先进生产标兵”等称号后,今年,又再次获得连云港市“五一劳动模范”的荣誉,他就是马庄煤矿采掘二区一班班长——朱立峰。
打铁先得自身硬。二十多年的迎头工作,让朱立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该矿井下设备的不断更新,采煤工艺的不断提高,担任班长的他感觉到了压力,“光靠经验是不行的,学习!必须学习!”,他自己购买采煤工艺、班组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书籍,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并在实践中摸索、锻炼和积累,该矿每个月的专业技能知识考试,他都是满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他不仅学到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同时还赢得了矿领导及工友们的信任和拥护,在工作中能大胆管理,他所带的班安全、产量、进度,始终占据全区第一,他也成了区队里安全生产的“一把好手”。
说起制度,他可是个“死心眼”。记得有一次,班里一名放炮员因放炮线炸断,无法使用,如果去仓库取,又怕耽搁时间过长,放炮员同他商量赶快随便接上放了算了,可身为班长的他坚决不答应,他对工友说,产量进尺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拿安全当儿戏,不安全的事坚决不干。有人说他太呆板,他却说“安全事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煤矿安全工作就是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宁绕百步走,不走一步险。去年七月份,他所带的班组在一工作面初采过程中,突然发现工作面中间出现一条老巷,面积达到六架,在做提前维护支顶施工时,负责该茬的职工图省事怕麻烦,在切眼爬不进去的情况下,就直接放弃了,最后就差一棵半圆木的支护。朱立峰发现后立即亲自爬进去,拉了一根半圆木接上,在确保安全无误后,严厉的对那个工友说:“千万别小看这颗半圆木,如果顶接不实,这将给现场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真要发生了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果不其然,煤刚采完后,该处就发生了冒顶。那工友看了直后怕:“多亏你的一句话,否则后果真的就严重了”。
谈起管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作为一班之长,一直把职工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来抓,他常说职工只有在思想上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在井下做到安全生产。在他所带的班,青年职工占多数,都是近两年才入矿的,虽然他们年富力强,但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意识不强,在条件艰苦,职工劳动强度大时,职工身体疲劳,思想上容易松懈麻痹。针对这一情况,朱立峰就利用“一、三、五”学习日,班前会、带领全班职工学习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规等新政策。理论到位了,他不忘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工作的每时每刻,一次,班里一名职工,在交接班时一处支架还没支护好,就急着上井,他看到后,现场就给这位职工进行教育,并列举了多方面的事例,强调了这种做法的危险性,要求大家要时刻勿忘安全。他的执着感染着班里的每个工友,多年来,他所带领的班组做到了人人身边无“三违”,人人无违章,全面杜绝了破皮轻伤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并且始终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动态达标。
抓起现场,他就是一个“管家婆”。多年的井下掘进工作,他深深地体会到抓管理离开现场实际不行,遥控指挥和纸上谈兵更是不行,一定要亲力亲为、真抓实干。于是,他时刻牢记煤矿生产管理干部的工作重点就是在井下生产工作现场,抓好安全隐患整改,督促职工搞好安全工作是一线领导的重要职责。作为一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不在工作面共同和职工一起奋战是不称职的,因此,在工作面哪里放炮不落煤他就出在哪里,扶棚时,经常是职工挖窝,他也挖煤壁顶贴帮柱,职工上棚他就回收。一次,掘进下山出现断层、顶板松软,给正常延伸带来一定的难度,也给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威胁。面对现状,他无所畏惧,积极主动与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观察,提出棚子穿木鞋、整体加固的整改建议,得到了领导认可后组织实施,安全高效地度过危险带,实现了安全生产。自去年,我矿提出节支降耗以来,他就把原材料消耗管理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抓,他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节支降耗管理办法,每个班都有监督员跟班检查验收,并建立台账,对材料的使用情况逐一进行登记,从而提高材料的回收和复用率,为该矿节约了可观的一笔资金。 朱立峰,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如同一块平凡而又执着的基石,在矿山的最基层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二十年,从一个地道的普通工人到一个市级的劳动模范,他用煤矿工人最淳朴的热情演绎了他精彩的人生,更践行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