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月孔:退休老班长吴加福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17 15:57:49人物展示 | ||
作者单位:徐家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吴加福是徐家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运转区轨道维护班长,在井下干了30年,去年退休了。由于运转区退休人员多,补充人员跟不上,区干部让他留下了再干,好把他的技术传给新来者。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家里老伴与儿女都劝他:“既然退休了就好好歇着,在井下干了几十年还没干够”。吴加福对家里人说:“我身骨壮,没病没灾,再干几年没问题,再说我这技术不传给人怪可惜”。就这样,吴加福这位退休不退志的老矿工,为矿井发展奉献着光和热,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班长”。
吴加福有一个上班不离身的挎包,班里人称为“百宝袋”,里面有道钉、夹板、螺丝、铁丝、废铁片等各种各样的物品,都是他在巡道、维护时拣拾来的废旧物品,他手巧经验多,很多旧物品他砸砸修修都又派上了用场,区办事员算过一笔账,吴加福的“百宝袋”修旧利废,一年为区里节约材料费上万元。有一次修轨道,带的道钉和夹板不够,若派人上井去取,来回的一个多小时,还影响生产正常运行。跟班干部找到了吴加福,从“百宝袋”中找到了足够用的材料,解决了难题。主管区长马保民为此要求道工学习吴加福,人人下井都带上一个特制的挎包,美其名若“材料节约包”。由于矿井老,运输战线长,轨道陈旧老化,在生产高峰期,西二下经常发生掉道、翻轨事故,抢修任务十分繁重,加之轨道维护工人数少,几乎班班延点,有人想打退堂鼓,吴加福不但工作中吃苦带头,率先垂范,而且给班里人做思想工作。他说轨道工如抢险救护队,责任重大,有任务必须冲锋在前,在关键时刻显身手。在一次4点班,他下班不到两个小时,井下西大巷渡线岔道被拉坏,这是运输中枢神经段,将影响3个生产区队正常生产,吴加福接到区领导电话,一路小跑到矿灯房,作衣没换拿着矿灯就下井了。他到现场后立即投入拆卸故障岔道,并安排人去井下备用库房运新岔道,他指挥得当,技术熟练,手脚利索,干起活来根本不像50多岁的人,平时需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吴加福带领人40分钟排除了故障,他满头是汗水,在井上穿的衣服弄得又是油污又是煤灰。跟班区长让他坐那休息一会,他却转身蹲在地下拣起了拆下来的配件,把螺丝、道钉、紧夹板、弹簧垫一个个装进他的“百宝袋”。清理完卫生,电机车已响着笛声开了过来,生产又恢复了正常,吴加福一天下了两次井,但在升井的路上和同志们又说又笑。
吴加福不但干活认真,而且是个闲不住的人。巡道时,看到道上有块石头或木材,他都随手捡起来放到杂物推放点。铺轨时他把关严格,质量上一丝不苟,两轨高低差必须在标准值内。一次有位工友上紧夹板螺丝时没用垫片,他发现后严励批评,责成卸下螺丝加上垫片重新上好。工友说他太认真,吴加福说:“每一个工序都事关安质量和安全,咱不能糊弄自己”。在工作中有点空闲时间,他就让大家维修工具,或把“百宝袋”里的杂物集中归类,凡能加工使用者让大家修理。工友们给他起外号“吴楔子”,说他安排工作工时抓的好,并会挤时间。吴加福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是“老黄牛式”的实干家,多次当选先进生产者。近日由于工作突出,又被评为矿“星级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