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英、张媛:创新标兵 |
|||
记柴里煤矿选煤厂质检车间综合班班长陈东海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13 11:20:10人物展示 | ||
作者单位:柴里煤矿选煤厂 陈东海,现任选煤厂质检车间综合班班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学技术、钻业务,勤奋好学是陈东海同志的真实写照。他不仅在每年的技术比武中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矛,而且利用业余时间搞改造、搞创新,是质检车间有名的创新标兵。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穿梭与各岗点之间,脑中总是在思索,如何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本班工作,如何创新创效减轻员工的劳动负担,如何才能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一连串的问题给了他一个又一个前进的动力。 质检车间熬制氯化锌室所用的烟筒原为砌块垒成,地处垃圾堆旁,地潮湿易倒塌,而且抽烟效果不理想,经常倒烟,在熬制氯化锌时,由于抽烟不畅,对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为解决这一难题,陈东海同志积极想办法,找对策,终于想到了利用废弃的氯化锌桶制作烟筒。他将废弃的氯化锌包装桶用卡箍在相扣接在一起,在外面刷上漆,制成了美观实用、易更换抽烟效果好的“东海式”烟筒。 洗精煤采样是检测煤炭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往操作人员需受提12公斤的煤样上下3米高的铁楼梯。如不小心,轻者洒落的煤泥水滴在楼梯上造成视觉污染;重者滑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心细的陈班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才能改变这种送样方法?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于是加班延点,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不会的地方仔细琢磨。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努力,反复的拆、装,他终于制造出手绞式送样器。此送样器装置是从废铁堆里捡的开关控制箱及水泵的接头等器具,合理配制而成,无任何材料费消耗,操作时只需将煤样挂在绳沟上,便能使煤样顺利放下。实践证明:这种运样方法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及安全隐患。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陈东海就是对创新有了浓厚的兴趣,制样使用的电热板,由于电流大,开关及控温装置经常烧坏,导致温度无法控制,这样一方面容易烧焦煤样,导致制备出的分析煤样不准确;另一方面也致使耗电量较大,陈东海班长将改造电热板列入了自己的工作计划。他埋头钻研,反复试验,终于想到了利用电热锅的原理,在电热板盖下部加入了一个交流接触器,从而使电热板自动控温,即确保了煤样制备质量,又节约了大量电费。 辛勤的汗水必将换来丰硕的成果,陈东海的创新改造获奖了,陈东海的名子大家知道了,但他没有骄傲、满足,他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奉献着。 作为一个兵头将尾,他能以身作责,始终把“从严管理”放在首位,对任何事情、任何一项工作的全过程都进行严格的监控,对车间每天安排的工作进行督察检查,使所有的工作在整体流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得到及时处理,实现了“闭合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