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技术尖兵 |
|||
记集团公司优秀高技能人才、阳煤五矿机运区修配队电修组组长蔡立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11 17:21:01人物展示 | ||
他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因工作出色被推选为电修组组长,1999年被矿聘为机电技师,2004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岗位技术能手,2007年被授予“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高技能人才、2009年5月被聘任为矿高级技师,今年8月再一次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高技能人才。他就是五矿机运区修配队电修组组长蔡立新。 勤于钻研 不忘技改 也许是因为从小就生长在煤矿,对煤矿有特殊的感情,蔡立新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矿山。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就开始从事综掘机电控系统、采煤机电控、皮带机开关等检修工作的他,一干就是25年。在这二十余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检修维护了数以万计电气设备。99年五矿开始使用MG-250/571WD采煤机,是将原来500采煤机的液压牵引改为电牵引,新设备进矿后,没有一名员工接触过新的设备,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设备,他除了下井维护日常设备外,还利用班余时间一边对图纸、一边拆零设备,边学边记很快便熟练掌握了采煤机的电控原理。由于矿井地质条件的限制,蔡立新根据井下地质条件和实际情况,将控制盘上的插头座取消,大大地减少了因接头而引起的导电不良。在采煤机开始试生产时,从更换损坏的元件,主控器、变频器的测试组装,到带电机空载试验,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每一个容易出故障的地方都加以标注,并进行整改。很快地,在他的精心诊断和维护下,采煤机开始了正常的工作。2003年矿为了增加井下原煤产量,采用了1.2米皮带,当时配套的软启动开关,同样也不符合实际使用,蔡立新一边试验,一边根据矿井生产地质条件对其控制电路进行了修改。使软启动开关全部适应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忙于检修 不忘帮带 在五矿第一个高产高效工作面,从检修、培训到设备试运行,一直到8403工作面初采,为了能教会采煤、掘进等兄弟队组的维护工,他连续下了十多天的井,一点一点地为他们讲解设备基础技术知识和参数设置、故障排除方法。现在,只要是简单的故障,他们教会的维护工都能很快的排除故障,并马上解决问题。在他的培训和引导下,8403工作面的工作终于能正常运行。有一次,虽然已是晚上零晨三点,他被通知下井处理设备故障,他马上从床上爬起,骑摩托直接赶到工作地点,下了井后他立刻发现是真空接触器坏了,马上动手处理,更换处理了真空接触器,完工后已经是下午的五六点了。对工作,再苦再累他都没有怨言,总是保证随叫随到。每次下井,利用空闲的时间,他还教会了队组电修工检查的要点。为了彻底弄清楚排除设备故障的原因,他还带领组员,不分昼夜下井处理事故,更换变频器、主控器等。AM-50综掘机是五矿掘进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对完成掘进进尺任务的关键环节。针对说明书、图纸与实物不符、有的队组机电维修人员看不懂的实际情况,蔡立新加班加点奋战了三个夜晚,根据生产实际重新绘制了原理图。 面对机电设备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实际,蔡立新时刻不忘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他利用班后和业余时间不断向高校毕业生学习英文单词,刻苦钻研计算机知识和电脑设计图纸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今年,8403工作面的采煤机和各种辅助设备更新,说明书和编码也大都采用了英文标注,面对新的原理、结构、注释,蔡立新认真学习,积极向高校毕业生请教,读懂了说明书,理解了编码的意思,做到了排除每起故障都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他总不忘将技术知识传授给兄弟队组的维护电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使兄弟队组维修人员也能准确的作出判断,尽快排除故障,为矿井安全生产赢得宝贵时间。 今年以来,凡是引进的高校毕业生都要首先安排在电修组进行实习锻炼,向蔡立新学习新的业务技术是进入该厂每一名员工的第一门必修课,特别是近几年,在蔡立新的精心带徒和引导下,耿跃斌、曹振辉、陈记龙等八名校毕业生都成长为本组及本队技术骨干,特别是崔志鹏在师傅蔡立新的帮助和引导下,很快被提拔为队技术员,他们除了完成上井后待修的电气设备,还要保证兄弟单位领用和井下设备发生故障后处理事故,保证全矿生产所需设备,全组员工有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五个工作面,十几个掘开面的安装任务及上井检修工作,为矿井连续生产节省了宝贵时间。 岁月如歌,蔡立新在激情的矿山岁月里燃烧着,用他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着,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蔡立新所说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将立足本职工作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为矿山安全发展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