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均: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凝聚民力 |
|||
煤炭资讯网 | 2009-8-1 10:23:32论文、言论 | ||
作者单位:白皎煤矿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涉及解决民生问题时,有的领导认识不足,行动迟缓。提到出钱改变煤矿“黑脏乱差”环境时,就会说煤矿几十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提到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时,就会说不能又回到企业办社会的老路上去;提到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或职工诉求时,就会以种种理由回绝或久拖不决。这种思想和行为有悖于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不断改善民生状况,不仅是衡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效果的重要标致,而且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化解内部矛盾,保持企业稳定。我们所在的煤炭企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投产的,沉淀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民生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影响企业稳定。因此,企业应着力解决职工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要切实纠正损害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职工诉求,应按照有关政策和规定程序处理,并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 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提升煤矿社会地位,增强煤矿凝聚力、吸引力。认真解决煤矿“黑脏乱差”环境问题,建设花园式的新矿区;认真解决职工“两堂一舍”的突出问题,建设职工食堂、澡堂和单身宿舍标准化;认真解决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不仅会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职工,而且不断改善了煤矿职工生产、生活环境,树立了当代煤矿的美好形象,稳定了队伍,吸引了人才。 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力,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增长。只要企业民生问题开始得到逐步解决,让职工看到了希望,心气顺了,情绪好了,干劲足了,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攻艰克难,保增长、促发展就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