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董为民:浅析煤矿机电事故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炭资讯网 2009-7-5 9:43:53论文、言论

作者单位:冀中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邯矿集团陶二矿选煤厂

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机电事故的发生率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机电事故多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分析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提升机电管理水平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造成机电事故频频发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电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矿井高科技含量增加和机电设备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机电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和牢固的安全意识。据统计,在10起机电设备事故当事人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文化基础差造成难以理解和消化机电技术知识,在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

皮带、溜子、小绞车等设备工种作业人员在设备正常运行和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井下运输是“一条龙”作业,只要一台设备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停止运行,直接影响了矿井生产。缺乏岗位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脱岗以及违章作业等现象无疑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二、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不到位。机电设备日常的检查、维修与保养工作相当重要,由于个别机电维修人员平时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抱着“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思想,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曾发生。

三、事故发生后的处罚和教育不到位,职工得不到足够重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分析和处罚教育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执行处罚,认为事故没有伤及生命或没有造成损失,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从轻处罚或简单警告,使职工的内心没有受到触动和教育,不能虚心接受事故教训,从而造成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机电设备和安全培训投入不足,造成安全隐患。某些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材料费投入不足,对一些超期服役的高能耗设备不能及时进行淘汰更新或者实施技术改造,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或带病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投入和组织不到位,由于职工都是八小时满负荷或超负荷连班工作,给组织技能培训带来困难,造成技能培训的效果不佳,职工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而自主学习受文化程度限制减弱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成效颇微,造成职工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处理设备故障的困难。

控制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使用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工作环境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合适,有适当场地和空间。特别对采、掘工作面流动设备认真落实包机责任制。

二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的全过程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实行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注油、干燥、防锈等技术处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型固定设备,执行班、日、周(旬)、月检查制度;对采、掘、开拓等移动设备,执行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班、日、旬检查制,并坚持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班班维护制度。

三是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使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倒查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找出责任者,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对于事故当事人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心服口服,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
四是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以较为先进和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较多的设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利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利用经济奖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技术比武、师带徒、星级评定等措施检验学习成效,为机电设备事故率的降低和企业“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网通讯员:董为民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