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塞上明珠 沙中文化绿洲 |
|||
来自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的报道(下)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31 9:47:23通讯特写 | ||
中能公司经过近4年来的科学发展,由一个15万吨的小煤窑变成了300万吨产能的现代化煤炭企业,企业资产由2.8亿元增值到了21亿元,企业年盈利由4千万元提高到3.9亿元,股东全部收回投资成本,矿井安全由每年死亡几人变成了零死亡,连续安全生产880天,矿区由沙地荒漠变成草绿花红的公园。实现这些大的变化,得益于新文化引领的发展新模式,得益于标准化提升的管理新模式,目前中能公司正向更高的品位发展。 新文化引领 打造中能发展新模式 中能公司原是一个私营小煤窑,2003年由民营企业中方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方信)收购,改造为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公司)。当时是以房柱式开采,井下以农用车运输,生产实行外包方式。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粗放的煤矿管理,使中能公司发展遇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颈。2005年中方信邀蒲白矿务局和华电煤业集团加盟,以凭借蒲白矿务局的煤矿管理经验和华电的广阔市场,实现中能公司的发展。经过三方股东的合作和两次技改,中能公司成为了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股份制煤炭企业。 有了煤炭管理经验的人才,有了可靠的煤炭市场,有了实现发展的资本,但这并不必然就能实现中能公司的科学发展。这个时期的中能公司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融而不和。蒲白矿务局是为了解决老区资源枯竭问题而来,华电是为了解决电煤来源进入,中方信是为了解决资源变资本出让股份,三方股东是带着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寻求一份工作来到中能,能干则干,不能干则走。员工每年进出达三四百人,没有一个东西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二是优而不强。中能公司有优越的煤炭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优越的铁路专用线,但是中能公司没有把这些优越条件变为经济优势,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沉浸于榆阳区20多个小煤矿的行列中。三是快而不好。中能公司前几年从规模上也是发展比较快的,建设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但在这些建设发展中缺乏科学发展理念,没有新的管理模式,没有先进的经济运行方式,实际上还是新矿走着老路子。四是多而不坚。中能公司当时是人多战斗力不强,面对原煤产量不高,农民工多、安全状况不稳,企业好像是一个团伙而不是一个团队。 面对众多的问题和矛盾,他们认定必须建设中能的新文化,必须用新文化来引领中能。为此,他们提出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核心理念,这就是在陕北地区 “不一定做最大的,但一定要做最好的”。 为此,中能公司提出了一个发展模式,这就是“春”字模式。春字上面的三横,第一横:代表三方股东要三心为一心;第二横:代表三步走战略;第三横:代表夯实基层基础基本功三项工作。“春”字中间的“人”字代表以人为本,“春”字下面的“日”字代表每日安全生产,每日都有好效益。春字象征中能公司春风化雨,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象征中能公司春暖花开,迎来了发展的时机;象征中能公司春意盎然,体现了员工的信心;象征中能公司春华秋实,必将收获成功的喜悦。 他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就是2009年达到300万吨;第二步是再用2年时间达到500万吨;第三步是打造一支名牌队伍,形成一套先进管理方式,走出去承运其他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中能公司成为陕北塞上煤海明珠。这一战略目标得到了各股东的共同认可,成为公司发展的引领旗帜。从此,股东对中能公司有了信心,员工看到了公司的发展希望。2008年由于中方信战略调整,将其股份转让江苏悦达集团,悦达集团之所以高位进入,就是看中了中能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为把中能做到最好,就必须从小煤窑脱俗,就必须先让管理者和员工思想观念脱俗。中能公司的管理者大多来自国有煤矿,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员工大多来自农村,脚上带着泥巴就进入生产现场,头脑中是小生产意识,行为上自由散漫。为此,他们提出了“提高境界、增强能力、攻克瓶颈、科学发展”的方针,这就是提高科学发展的境界,站在高处看中能,面向未来想中能,超越自我做中能。提出了在决策层把不同利益变成共同责任,在管理层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变为发展科学,在员工层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安全管理上把管事管物的安全观变为以人为本的新安全观;在经营上树立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多,使每个人由农民变成合格工人,由合格工人变成精明商人。观念一变天地宽,新理念的不断宣贯开发,使中能的管理者能够站在一个较高位置,有一个较高的境界,正确的来看待中能的发展和管理。理念一新武装人,新理念使中能的战略目标深入人心,思想统一,使过去许多长期困扰的问题得到解决,许多新的管理方式得到有效推行。 他们为把中能做到最好,最根本的是抓住人。这个人字一撇就是企业文化,一捺就是标准化。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标准化,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解决人的问题。他们在培养人,依靠人,为了人上下功夫,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让员工聪明工作、简单工作、快乐工作,使中能公司成为现代化矿井、优秀学校、和谐家园。他们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一项目标任务,提高到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遵循“企业最有效的投入是培训,员工最大的福利是培训”这个理念,提出了全体员工上一个档次的年度目标,推出了“素质化教育、多样化教学、学分制考核、基金制激励、有效性评价”这个模式。全年培训有规划,每月课程有安排,每次学习有考试,每人学分有指标。真正把需要工作的人培训为工作需要的人,把农民培养成合格的煤矿工人。他们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员工开展千人千题学习,每日一题学习,管理人员每日三十分钟学习,举办各种培训班学习,到榆林有关专业机构学习。今年员工素质上一个档次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争取每年员工素质都能上一个档次,使中能公司的员工素质成为一个社会品牌。其次他们按照合格、合适、合作的原则,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把员工培养成合格的人,把合格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两年他们招聘大中专学生到生产一线岗位,让他们在现场岗位成才,从岗位上选拔管理者,再次搞好员工待遇。他们认识到员工孤身来到陕北这个艰苦的地方,更是要搞好生活,员工虽然离家但能感到家的温暖。因此,他们大力抓环境建设,建设了游泳馆、体育馆、图书馆、网球篮球场、健身房、电影机等,地面建成公园,住宿实行公寓化,用环境改善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他们已经与400多名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正在办理社会保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做到能够安心工作。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他们连续两年为员工增加工资,使大家的工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他们培养人,依靠人、关心人,员工的心态完全由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主人翁,员工队伍由过去的留不住变为现在的进不来,员工的素质由自由散漫的农民工逐步变为有组织有纪律有技术的合格员工。 标准化提升 打造中能管理新模式 建设企业新文化的目的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企业新文化来管理企业。中能公司过去的管理特点是基础薄弱,管理粗放,员工素质低。矿井管理上表现为老套路,经济运行上是质量差。他们把文化治理首要重点放在标准化建设和人本精细化管理上,以新文化为引领,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没有标准化的基础,精细化就是空洞的;没有精细化的保障,标准化就很难巩固。 用安全文化来引领。在安全文化上,他们的核心理念是“说一不二抓安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否定一切,安全责任重于一切,工人不违章操作,矿井生产不留隐患。容忍违章就是放纵犯罪,容忍隐患就是放纵事故。他们的安全目标就是从零开始,向零进军,为零奋斗,打造本质型安全矿井。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们选定了五个抓手,就是矿井抓标化,系统抓技改,能力抓培训,管理抓责任,教育抓文化。 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他们又推进一步,进行学“两东”,做“五精”。学“两东”是指系统学神东,现场学山东。学习神东无人则安的思想、矿井高起点高标准和生产系统优化方式;学习山东(新汶、枣庄矿业)现场精细管理、安全的严格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经验。 去年推行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是从创纪录行动开始,抓“三基九力”,开展创精优作业法,卓越管理法,技术创新等英雄行动。2008年我们创了30多项新纪录,推出了一批精优作业法、卓越管理法和新技术成果。今年推行决策无失误、系统无缺陷、操作无违章,结果无事故的“四无”管理。 动车组的车头就是新文化引领。共同目标愿景是一面旗,让大家看到企业的发展有前途,认识自己在中能有干头。有了目标愿景这面旗,大家知道往哪里奔,知道怎么干。先进理念是一盏灯,能够自觉的红灯停绿灯行,让大家做人做事有标准。企业长远发展和经营管理是一台戏,领导亲力亲为,写出剧本当好导演,让员工来演戏,在员工中培养名角做榜样。动车组的车身就是新机制的激活。我们推行内部市场化运作,进行价值精细管理,由三级成本管理发展到四级成本管理,将来向岗位成本管理发展。进行激励有效控制,他们实行两级管理,对矿明确责权利,激发基层积极性,同时加大有效控制。实行项目管理,对公司重大单项工作,都是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间,明确奖罚标准,保证重点工作的完成。动车组的车尾就是新科技的推动,他们大力抓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力水平。 再接再厉 打造一个有品位的新中能 他们以新文化引领的发展新模式,以标准化提升的管理新模式,全面带动和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显示出了积极作用。今年他们提出了“0、1、2、3、4”工作目标,“0”是指安全零死亡;“1”是每吨煤盈利100元;“2”是指两件大事,上半年完成300万吨项目验收,下半年实现300万吨达产;“3”是指三个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示范基地高度,矿井提升到神东一个矿的水平,员工素质提升一个档次;“4”是“四无”管理,是指决策无失误,系统无缺陷,操作无违章,结果无事故。为了实现这一的目标,他们在各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在神南公司党政的领导下,全面完成今年的奋斗目标。特别是要继续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使“双化”更上一个台阶,企业文化成为中煤政业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使“双化”更上一个台阶,企业文化成为中煤政研会命名的示范基地,标准化成为陕煤化系统的优秀矿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