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事实胜于雄辩 效果证明水平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29 10:56:32人物展示 | ||
作者单位:天府三矿
在日前天府矿业公司召开的掘进工作会上,磨心坡矿掘进二队被树为典范,公司要求其它矿井的掘进工作学以榜样。
与目前大多数一线基层区队一样,这个组队还不到4年的集体绝大部分员工都是农民工,员工的文化素质也不高,实践经验与技术水平和“老牌”掘进队相比还有差距,但就是这个队伍,却以9个第一“领军”全公司掘进工作,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赞许,同行的一致首肯。 磨矿总结掘进二队的经验有4点,一是通过过硬的培训提升素质,二是集思广益善听员工合理意见,三是坚持“三公”分配赢得员工信任,四是运用新技术提高生产进度。方法还是这些方法,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甚至还没有有的掘进队“管理创新”多,但为何效果大不一样呢? 比如,当别人搞培训只重表面,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就连签订师徒合同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由内勤、队干代签的时候,他们已经把有的单位还是在员工中“暗箱操作”的有偿师带徒“合法化”,把这种切合实际而又有效的激励方法列为制度管理。 又比如,几乎所有的基层区队都知道分配对基层管理的重要性,都把分配“三公”挂在嘴上,但真正有多少基层领导班子能够做到让员工认可的“三公”。也许在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原因,或慑于某种压力,确实没有“胡作非为”,但过不了多久,又“老病复发”,罚款,吃喝等照常往职工头上摊,拿着年薪照常参与职工二次分配,总之经不住“方孔兄”之诱惑,即使你是十次机会只贪了一次,可员工谁也不会相信你那9次是清白的。磨心坡掘进二队领导班子就没有那一次。 再比如,使用新工艺的问题,就好像搞安全质量标准化一样,就是被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而真正不能接受的并非是员工,道理很简单,员工不接受责任尚在领导。而磨矿掘进二队干部员工思想一致,观念一致,行为一致,这靠的是引导。 有一种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生产条件好时,员工生产积极性就高涨,进尺也上得去,这说明我们有的队伍并非没有水平和能力,但生产条件差的时候,士气就完全低落,各方面的问题就出来了,这更充分说明,我们的队伍还缺乏一种精神,一种非常宝贵的、战胜困难的因队精神。 一个集体没有团队精神,很容易被困难打垮,没有团队精神,也创造不出骄人的成绩。然而,团队精神的培养和造就,关键在领导、领导班子。善于培养带出一个能打能拼,不畏困难的基层区队,这样的基层领导一定是具备相当高的管理水平,一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只有效果才能证明管理者的真实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