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有为独当一面 锲而不舍成果累枝 |
|||
——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抽排队队长陈军素描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28 19:30:57人物展示 | ||
今年三十而立的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抽排队队长陈军,外表英俊、做事“帅气”、创新有为。在瓦斯治理的前沿阵地上,凭着一股韧劲、钻劲和干事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一个个创新思维转化为生产力,为矿井瓦斯治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1年毕业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军,被分配到潘二矿采煤一线工作,2003年转战“一通三防”前沿阵地,2004年底开始从事抽排队技术管理工作。由于钻业务,对单位范围的技术管理出色,2006年被提拔到技术副队长岗位,今年7月底被任命为抽排队队长。用该队党支部书记陈正友的话来形容:陈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休息在家,井下打电话请示现场打钻参数,他都能得力安排到位。由于陈军从技术管理向行政管理岗位转变,使他省去一道与技术副职协商,确定施工方案的环节。对现场的了解,在安排各项工作时,都具有针对性,而且措施跟得上。可以这样的形象比喻:人天天在家烧饭,放多少盐,需要什么火候,日久天长,得心应手。打钻参数的确定和怎么组织打钻,什么孔怎么打,日子长了,同样如此。2009年4月份的一个周日,陈军家中有事,没有来单位。井下因为措施上要求打30米钻见煤,现场打了10米就见煤了。没有办法之下,队里值班人员打电话找到陈军。陈军问明现场情况,告知队里值班人员通知现场操作人员需要如何调整参数后,顺利地施工到终孔。 瓦斯抽采系统存在大量积水和杂物,对瓦斯即将全面升级的潘二矿来说,解决自动放水是当前亟需要做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5月初,矿总工程师给陈军下达了在一个月之内,研制出可调式高负压自动放水器的要求后,陈军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考验阶段。按照先期的自动放水器研制思维,陈军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反复讨论,划分了方案确定、制作和改进三个创新阶段。从5月7日左右,陈军白天处理日常的工作,晚上与创新小组成员一道,从几套设计方案中确定思路。思路有了,他又带着两名机工,从材料的挑选,再到加工制作,全程进行跟踪把关。历经一周的时间,自动放水器算是制作完了,效果究竟怎么样,需要进行验证。由于地面抽采系统不适合,停泵进行试验。陈军便于创新小组成员,应是4个将将近200斤的自动放水器扛到了南一抽排泵站进行试验。因初次选用的玻璃较薄,巨大的压力,导致自动放水器内部的积水将箱体正面镶嵌的玻璃破裂,箱体内积水喷溅现场一帮人的身上,第一次的试验宣告失败。通过反复16次将自动放水器从地面抬到现场试验,再从现场抬到地面改进,自动放水器从体积、重量和内部设施全方位的得到了改进。在第17次试验前,陈军暗自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试验,如果试验还是没有成功,说明我们的设计、思路出现问题,必须调整方案。因此在试验过程中,他们将自动放水器内部所有改进过后的部件,精细到0.1毫米的误差,安装试验以后,还是没有实现自动放水。正当陈军通过现场人员,将自动放水器拆除打运上井时,现场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机。只听“扑通”一声,放水口的乒乓球滚了出来,自动放水器哗哗地排放着积水。现场试验的几人的心情,无法比拟,激动万分之余,同时陈军也恍然大悟,一下子找到了最后的一个“症结”。又经过了2天的改进,历经20多天,18次试验,这个利用机械式为主,结合“杠杆、磁力、惯性和浮力”综合原理的可调式高负压自动放水器,在65千帕的压力下,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此项技术填补了淮南矿区,乃至整个行业的空缺。为推广应用此项技术,集团公司两次召开现场会,并要求潘二矿9月底前,制作80套放水器在集团公司各矿投入使用。 几年来,由陈军创新和研制的钻孔孔口降尘装置、瓦斯防喷装置、杭钻远方操作改进分别获得集团公司第20届、22届、23届“五小”科技竞赛三等奖、一等奖、三等奖;水力冲孔实践及改进、钻孔增压封孔工艺、大直径、长钻孔口口降尘装置分别获得矿2008年自主创新一、二、三等奖;2009年他又完成了可调式高负压自动放水器、下向钻孔成孔及配套封孔工艺和下向钻孔排放水工艺等项目的创新。用陈军的话来讲:创新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创新成果却让我们尝到了甜头,这些创新成果为推进矿井瓦斯治理上台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