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黄陵二号煤矿: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炭资讯网 2009-7-27 10:03:34通讯特写

  任何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都与科技创新有着莫大关系。近年来,黄陵二号煤矿坚持“科技强矿、科技兴煤”的发展理念,通过推广应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有效解决了矿井在基本建设、安全生产以及经营发展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使矿井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基建向生产、400万吨/年向700万吨/年的跨越发展,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回顾二号煤矿科技创新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有四个方面值得总结和思考。

  一是领导重视,不断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体制。黄陵二号煤矿在建矿之初,就确立了“科技强矿、科技兴煤”的建设理念,建立了党政领导总体负责,分管领导牵头组织,机关部室协调推进的管理格局。同时,该矿不断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和奖励机制,为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宽松环境。每年分级确定科研项目,落实责任,定期考核,定期评定岗位技术明星。每月不定期召开科技工作例会,对科技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解决。与西安科技大学、煤科总院西安研究院搭建产、学、研科技平台,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2007—2009年合作的科研项目达20余项。

  二是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成套引进国产600万吨大型设备,井下安装瓦斯在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无线小灵通通信系统,同时支架搬运车、掘锚一体机等重要设备均选用国际一流进口机器,不仅矿井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而且人、机安全系数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每年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根据科研创新的需要,给予资金倾斜。

  三是与职工培训、人才引进相结合,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黄陵二号煤矿的职工培训侧重于培养技术领先的带头人,着力解决了引进新技术和消化吸收技术与现状不配套等问题。人才引进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为公司发展服务。据统计,2007—2009年,黄陵二号煤矿从中国矿大、西安矿院等知名院校持续引进了26名毕业生,该矿的科技创新核心力量得到了逐步壮大,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环境氛围。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对科研人员给予大力支持,运用报纸、刊物以及媒体等传播方式,广泛宣传科研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号召职工向优秀学习,向先进致敬。工团组织则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等活动,广泛动员技术人员撰写技术论文,及时总结科技创新经验。

  通过落实以上措施,近年来黄陵二号煤矿的科技创新硕果累累,黄陵二号煤矿瓦斯异常区煤巷掘进瓦斯抽放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大跨度破碎煤巷锚索锚杆联合支护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均获得省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黄陵二号煤矿掘锚一体机的应用获得陕煤化工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黄陵二号煤矿1000万吨/年矿井主要设备选型研究获得陕煤化工集团科技论文一等奖……

  目前,“科技强矿、科技兴煤”已成为黄陵二号煤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理念,科学技术已成为该矿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科技创新将在推动黄陵二号煤矿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网通讯员:孙宝京 编 辑:卢杨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