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弱书生”到“三连冠”得主 |
|||
——记鹤煤九矿采煤状元“三连冠”得主孙文昌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22 21:31:25人物展示 | ||
十年前,他是个体煤矿的一位“管帐先生”,在煤矿运行举步维艰时,怀着举棋不定的心情来到鹤煤九矿当了一名工人。 二年前,他由农协工转为正式职工,并加入党组织,成为该矿首个加入党员队伍的采煤工。 如今,他是该矿开展采煤劳动竞赛活动以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将“三连冠”荣誉尽收囊中的唯一一名采煤工。他就是该矿采一队采煤工孙文昌。一个文质彬彬、身体瘦小,貌不惊人、书生气十足的人,一个常年奋战井下、拼搏煤海,月满勤最多,又实实在在获得“三连冠”的人。 渐露头角
2002年3月,在别人纷纷离开煤矿“下海”经商之际,他依然走进矿山,选择当了一名煤矿工人。在此之前,他搞过煤矿、办过养殖场,拼搏了几年,由于风险太大,换来的却是徘徊在“小康”门外的生活。
在鹤煤九矿,孙文昌为了实现“小康”生活的梦想,决心当一名采煤工。工作中,他仔细留心老工人的操作工序和方法,并一一默记在心。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同来的“师兄师弟”却个个不辞而别,另谋职业。只剩下“孤家寡人”的他,看到自己的操作技术与老工人相差甚远时,这位书生偷偷落泪了。经过一段对老工人的细心观察,他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都非常重视作业前对支柱进行二次补液,炮后敲帮问顶。基础打好了,剩下的活干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从此后,他的身上多了两样东西—笔和本,上边密密麻麻记录了操作中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日积月累,他熟练掌握了一整套联网、串梁、打柱的技术后,工作时间有时比老工人提前20多分钟结束,工程质量也得到验收人员的好评。 百尺竿头放步行 经过5年的全力拼搏,2007年7月份,孙文昌转了正,入了党,还多次被评为公司劳模、矿先进工作者,走入了人生的巅峰。在外人眼中,取得这些成绩,应该知足、急流勇退了。可孙文昌却说:“荣誉只代表过去的成绩,百尺竿头放步行才能实行人生的真正价值”。 同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孙文昌依靠熟练的操作技术,每班所做的工作量是其他职工的两倍。并且实现了工作量、月出勤、自身安全“三个”第一,成为该队采煤队伍里的佼佼者,赢得了领导和职工的夸奖。面对扑面而来的赞扬声,他并没有陶醉其中、止步不前,而是管起了“份外”的事情。在岗位实际工作中他发现联网绳存在过长、浪费严重的现象,根据联网的实际需要,向队委会提出了将联网绳一分为二的建议,经采纳后,区队的材料费当月下降了6.8%。各基层单位采用此办法后,全矿节支降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梦寐以求终实现 今年,集团公司发出关于在各公司开展“五个竞赛”的活动号召后,该矿为激发广大员工发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勇夺第一、争当状元”的精神,确保全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从三月初,在采煤单位开展了争夺采煤状元活动。
“活动一开始,职工们都卯足了劲,工作中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三月份,我由于身体不适与状元榜无缘。”孙 文昌不无遗憾地说。四、五月份,他入井前总结完成任务情况,做到全月的奋斗目标心中有数;生产中细算当班生产任务,确保生产任务完成;出班后认真总结经验,全力争取第一;并分别以299棚、297棚的优异成绩连续获得采煤状元的桂冠。特别在麦收季节,由于区队合理安排、家属的大力支持,六月份,他又以月出勤30天,采煤328棚的优异成绩,不仅为“七一”献出了一份厚礼,还登上了“三连冠”的宝座。现在,他正以饱满的斗志向“四连冠”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