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绽开和谐花 |
|||
——周源山煤矿廉洁文化建设纪实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21 12:16:09通讯特写 | ||
日前,在周源山煤矿召开的湖南煤业集团廉洁文化建设工作会上,今年被省煤系统评为廉洁工作先进单位的周源山煤矿第一个上台介绍廉洁文化创建的先进经验。 周源山煤矿始建于1966年6月,1970年建成投产,属立井多水平开采,年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2009年核定生产能力66万吨/年,现有员工2850人,其中矿级领导8人,中层管理人员80人,党员761人,企业内部采取责任主体经营承包制,享有对责任范围内的决策权和二次分配权。近年来,该矿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廉洁文化治企战略、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打造和谐矿区等重点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周源山煤矿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创建了廉洁文化建设的四种理念,廉洁理念:清正立身,敬业兴企;核心理念:公正廉洁,风清气正;制度理念:惟有规矩成方圆;监督理念:监督是最大的关受,最好的保护。为深入推进矿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教育篇 周源山煤矿党委按照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全面实施廉洁文化建设,按照矿党委确定的廉洁教育实现“三化”的要求,即具体化,经常化,制度化。推进廉洁教育有机制,有主题,有载体,有阵地,有影响的“五有”模式。 在廉洁教育内容上,一是以党委中心学习组为龙头,带动基层总支和支部的廉政专题学习,同时参阅党委的《党课》,纪检“一报两刊”等资料,引导党员干部读廉文、思廉政、修官德、养正气、崇廉洁,在文化层面上极力陶冶他们的为政情操。紧密结合领导干部岗位的特点,抓好领导干部荣辱观教育,从“八荣八耻”学习入手,教育廉洁从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利用广播、电视、墙报、网站,《党务园地》等进行廉洁专题宣传教育。三是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钱、权、物管理人员观看党纪电教片,亲临桂阳监狱参观,目睹劳改现场,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使参观人员从心灵深处受到震动。 在廉政教育的形式上,一是打造廉洁文化风景线,在全矿干部工人中征集廉洁格言、警句五百多条,从中评审出优秀廉洁警句格言,制成38块牌板,悬挂在矿区公路旁的醒目位置,建成180米长的廉洁文化长廊,成为矿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办公楼大门两边安放了刻有“廉政”、“和谐”字样的两组廉政文化石,让全矿的干部群众置身于浓厚的廉洁文化环境氛围中。二是编辑《周源山煤矿廉洁文化手册》。《手册》按教育、施政、求是分为三篇九章四十三小节,内容包含廉洁理念、方式方法、格言警句、规章制度、民主公开、监督管理、班子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发展方向等,图文并茂,立意新颖,紧贴实际,通俗易懂,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关爱的警示提醒,极具可读性和指导性。 在廉洁教育的方法上。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进班子、进岗位、进家庭”。一是以矿级领导班子为轴心,带动基层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企业纪律廉洁自律八不准》,为检查学习效果,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及论文136篇,并且进行公开述职、述廉,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二是以中层部级岗位标准为对象,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出台了《周源山煤矿区队务公开办法》、《周源山煤矿职工工资早知道》等15项制度,提供和创造途径让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在此基础上,实施制度化,民主化管理,扩大了廉洁文化进岗位的渗透力。三是以家庭教育为助跑器,制定了《家庭助廉洁评优办法》,大力开展“以争创文明家庭、廉洁家庭、诚信家庭、和谐文明家庭”竞赛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治家、道德立家、勤俭持家的文明风尚,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把廉洁文化进家庭与“平安家庭”创建相结合。与全矿十二个村委签订了“平安家庭”创建责任书,选树了5个“平安家庭”,和1个示范社区为榜样,使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的细胞在企业廉政文化教育和建设中发挥助跑器的作用。 施政篇 从文化属性而言,文化的作用在于影响人的心灵---周源山煤矿的廉洁文化创建,坚持以强化“人”的思想意识入手,以整章建制、完善制度体系为保证;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周源山煤矿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矿党委与34个支部和11个职能部门签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党支部、纪检工作百分考核目标责任书》。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分月计分,按季考评,对相关重点活动和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纳入单位年度目标一同考核,奖罚兑现。将廉洁文化建设的效果好坏,作为党支部评先创优的重要标准和内容。推进了基层的廉洁文化建设和延伸。 通过不断的总结、实践,周源山煤矿将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支部建设与区队班子建设中,渗透于各项实际工作中:针对矿重点工程、劳动用工、大宗物质采购,班中餐物质采购工作等企业的热点及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制定《工程招投标制度》、《大宗物资采购制度》、《废旧物资处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等规章制度,工作中坚持以制度为准绳,以企业管理的重点为落脚点,以增加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严格落实办事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全过程监督,做到管“五项”,把“五关”。即:管原则,把好导向关;管标准,把好资格关;管程序,把好规则关;管机制,把好政策关;管监督,把好使用关。今年元月,矿劳动用工清理领导小组,经过周密调查,精心策划,及时清退了137名不上班拿工资、奖金人员,每年减少资金流失近500多万元。5月份,根据《木材验收管理制度》,矿纪检监察部对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两车木材,责成供应公司实行了退货处理。今年春节物质物质采购中,仅招标一项就节约资金达30多万元。 对于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该矿党委严格实行矿务、区务、队务三公开,充分发挥效能监察作用以确保三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对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涉及职工的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做到上墻公开,对职工的工资奖金分配情况、重大事项等敏感问题,做到每月上栏公布,便于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每月会同工资、经管、财务、党群各部门,定期开展区、队务公开检查活动。防止发生损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出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该矿党委一班人秉承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为民服务理念,将每月15日定为“信访接待日”,认真对待职工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够解决的,按政策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做到件件办理有着落,事事落实有回音。针对职工家属反映较多的“看病难”和“建立、完善社区休闲场所”等问题,矿领导及时调查研究,邀请老工人代表、职工代表全程参与药品招标、采购、看病划价结算,阳光运作,增加了透明度。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三十余万元,完成了三个社区、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室外休闲场所的基建和绿化项目,添置健身器材61件。打造了温馨、舒适的健身休闲环境,深受群众欢迎。 “为官当自律,做人须正己”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该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让职工代表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根据《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精神和上级党委纪委的具体安排,制定了《关于副部级以上个人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的规定》、《关于副部级以上干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周源山煤矿内部审计制度》、《关于矿领导干部、子女及亲属从业情况的规定》等21项制度,每月对副部级以上干部进行一次述职述廉,每半年进行一次中层干部民主双评考核,群众考评项占总分的40%,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等制度。在副部级以上管理人员中建立廉洁个人档案,在职务任免和岗位异动前查看廉洁档案,实行任前公示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让相关管理人员廉洁守法,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此外,还在办公楼和纪检办公室门前设立“矿长信箱”、“预防职务犯罪举报箱”,利用短信平台,在重大节假日发送廉洁信息,多渠道、多层次的倾听群众呼声,增强了廉洁教育的渗透力。 求是篇 廉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廉洁文化创建中,周源山煤矿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廉洁文化理念与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理念等企业文化理念相融合。 一是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各级领导班子积极推行“学习型、创新型、务实行”班子建设,自觉把创建廉洁文化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来抓,用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宣教格局,整合各方面的宣教资源,调动全员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上下联动、干群合力让廉政文化为员工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一种自觉、深入人心,在企业形成人人思廉、人人倡廉、人人促廉的良好风尚。 二是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把廉洁文化理念融入制度,通过不断建设、整合、积累、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五项长效机制,即:“拒腐防变教育机制、权力运作的监控机制、查办案件惩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领导责任机制”,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把握“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时代性”的廉洁文化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五项”机制的正常运转,用制度体系保证廉洁精神的弘扬,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将廉洁文化建设向多元文化体系延伸;在全矿员工中弘扬“崇尚法纪、公正乐善的社会文化;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职业文化;团结向上、诚实守信的组织文化、清正廉洁、昌明有序的政治文化”。 不断赋予廉洁文化建设新内涵、新形式、新要求, 让廉洁文化成为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矿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