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二矿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
|||
煤炭资讯网 | 2009-7-2 20:26:35通讯特写 | ||
32岁的济二矿选煤厂林剑看上去非常阳光,文质彬彬,可别小看他,在2007年山东省青工技能大赛中,他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维修电工的好成绩,赛后他被不计级别获得高级技师资格。目前,又在积极准备8月份省青工技能比武。 近年来,济二矿不断完善职工成才机制,采取岗位培训、职业鉴定、技术比武方式,搭建技术蓝领岗位成才平台,在职 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优秀技能人才,为矿井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分的技术力量和人才资源。 建专业培训“基地” 作为公司里一座年轻的矿井,设备都是高科技的,那么要想科学发展,必须在人才的培养上下功夫,除了传统的传、帮、带方式,还要创新培训方式。 “说是现代化的设备,其实所有的设备都是人来完成的,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脑。”该矿44岁的老技师路负新说。与路负新一样,矿党政领导感受到“技工荒”,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直接关系矿井生存发展乃至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为建立蓝领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济二矿先后出台《培训工作五年规划》、《关于加强技能操作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技师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为培养和造就职工在采煤、机电、维修等特殊工种中的高级技能人才提出了具体实施规划,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和成长提供“绿色”通道。 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四五级”联动培训,把教培中心办成高标准职工培训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教学环境和增加教学设备,建成了1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人进行学习培训的四级培训教室,实验室、沙盘、模拟巷道、实用教学设备等一应俱全。同时,在软件建设上下大力气,投资100多万元,先后建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学员信息管理系统、题库和试卷管理系统。采用语音同步播放、三维动画、漫画、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并随时升级和增加培训内容,保证职工随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利用生产间隙时间,有的放矢地进行较强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技术竞赛活动,将职工技能培训引向深入。 技能鉴定享“待遇” 今年,济二矿又有192名职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获得高级技师7人,技师24人,高级工161名,矿给予一次性500-1200元的奖励并兑现工资待遇。
该矿深入扎实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经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人数不断上升。制定《技术工人鉴定、考核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对改变工种岗位的随时调整其待遇。对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应岗位上工作的职工进行表彰奖励,晋升技能工资并有50元的津贴,鼓励职工“自主创新”、“岗位成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激发职工学技术、练绝活的积极性,培养出一大批“工作学习型、生产智能型、知识创新型”人才。
被称为“金蓝领技师”通风工区通风队工长曾繁荣,在2007年7月山东省举办的“振兴杯”青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瓦斯检查工比赛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被破格直接由技师晋升为高级技师,矿马上就给他兑现了奖金和工资。虽然当时有很多单位来挖墙脚,但他都没有走。他说:“我们矿对像我这样的技术工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合理化建议还可以直接找一把手,这样的亲情化沟通,让我们工作起来心情很愉快。” 正是这样的留人机制,使该矿聚集了很多技术能手。瓦斯检查工胡海林,因高超的操作技术被誉为“蓝领排头兵”。去年10月13日中班,11308运顺施工过程中,锚索、锚杆眼内瓦斯浓度最高达到60%,需要及时处理,他接到任务后带上仪器立即下井,及时用压风限量排放稀释,此后,每两个小时检查一次,连续跟班10几个,直到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正常。 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等长效机制在该矿铺开。 比武人才的“竞技场”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先进科技,靠的是掌握一流操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这是该矿矿长常挂在嘴边的话。该矿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学许振超、练新技能、创新业绩”大讨论、“精一手、会两手、做全手、争能手”竞赛、“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争当学习型青年”工程、导师带徒、“以职工姓名命名先进操作法”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学技术、练绝活、创品牌”。每年举行职工技术比武,着力提高职工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公司、省市和全国的各级技能比赛。去年,他们选派的5名选手参加维修电工、钳工的国家竞赛,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并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表彰活动,号召全矿职工向高技能人才学习。今年,瓦斯检查工曾繁荣、胡海林、王新亚正在备战10月份的全国技能比武,矿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比武平台,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争一流的工作热情。 “职工能翻多大跟头,我们就为他搭建多大舞台”。该矿党委书记如是说。他们的目光盯在那些工作在一线、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通过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劳动竞赛、先进模范评比等多项活动,为一线职工搭建岗位成才平台,让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2008年职工技术比武上,掘进三区综采维修电工尹基良、刘传强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普普通通的技校生,尹基良、刘传强进矿10年来,他们爱学习,系统学习掘进采煤工艺、设备等知识;他们爱跑现场,多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他们关心同事,通过“学、传、帮、带”,提高班组每一位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使每一位职工都成为行家里手。
|